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为了让保健食品不是药物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明确规定,自明年1月起,在产品最小包装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警示区,明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同时警示区面积不小于其所在版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保健知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让保健品的虚假宣传有了可乘之机。本来只能增强免疫力,被夸大成“可防癌抗癌”,本来只是营养品,被夸大成“对降血压降血糖有奇效”。保健品宣传真假难辨,市场乱象频出,让人们防不胜防。而且,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保健品乱象的受害者大多是病患和老人。消费者如果将保健食品作为救命稻草,轻信商家夸大的神奇疗效,轻则有破财之险,重则有丧命之虞。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对于保健品宣传已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也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可是,这些内容普通公众并不完全清楚。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三者在名称上有明显差异,国家监管层面以“国食健字”代表保健食品,“国药准字”代表药品,这些常识也不是人人皆知。
在保健品上贴上警示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能让更多消费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商家想要利用虚假宣传来推销保健品,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了。
当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贴上警示语,就能立竿见影治好保健品虚假宣传的顽疾。除了标注警示语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拿出实招、狠招规范保健品市场,使之能够良性、健康发展,这样方能净化保健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权益。 (谭敏)
- 上一篇:用心答好普惠养老这份民生考卷
 - 下一篇:秋季进山要当心被蜂蜇伤或致死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