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政策再出红利,与此前政策形成紧密链接,有望形成一张密实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保障网络。
据媒体报道,9月1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紧扣群众关切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会议决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起付线,封顶线由各地自行设定。对已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的患者,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在今年“两会”总理记者会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的消息甫一推出,就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如今尘埃落定,与以前的设想相比,此项政策主要针对保障水平较低的城乡居民医保,“扶弱”的针对性更强。
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除了能实打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杜绝“倒药套现”等违法现象,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医疗资源、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从提升患者治疗质量的角度来说,这项政策为他们长期规范用药提供了兜底性的保障:于细微处,是数亿人及其家庭生存质量的提升,于宏观处,也将带来国民整体健康素养的提升。
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的保障水平,主要针对的是治疗环节,目的在于“病有所医”,提高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举也具有很强的预防作用。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通常可分为三级。除了民众所熟知的饮食调整、加强锻炼这种病前病因预防,二级和三级预防的作用,即病后通过早期规范治疗预防并发症、疾病后期的康复治疗预防功能丧失,也不可忽视。尤其是病后预防并发症,同样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比如,一名高血压患者若能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完全可以做到与这个疾病友好相伴一生,然而,长期不规范用药或突然停药,就容易导致心梗、脑卒中、高血压肾病等严重并发症。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少患者因难以承受药费负担,不规范用药甚至突然停药,最终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有统计显示,预防投入1元钱,可节省医疗费用8元。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用药,就是对严重并发症的最好预防,减少一例并发症所节省的医疗费用,或许可以保障数十名患者规范用药。
由此看来,这项政策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也称得上是一步防病好棋,百姓得到了巨大实惠,而医保基金却有望获得支付压力减轻的回报。
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的保障水平,是政策对慢特病患者开出的又一剂“良方”。这与此前的优惠政策形成紧密链接,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有望形成一张密实的用药保障网络。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