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笔者朋友有一个5岁孩子,因工作忙,经常把手机给孩子,让手机和网络充当“电子保姆”。如今,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熟悉手机中各项娱乐功能,经常拿着手机玩“吃鸡”游戏、刷抖音。朋友说,孩子通过手机确实认识了不少新鲜事物,不过她也担心孩子过度沉迷网络,影响健康成长。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网民中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明显提前。怕孩子沉迷网络,这是很多年轻家长共同的忧虑。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互联网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隐患,尤其是当其作用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时。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青少年与网络世界的关系: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由于未成年人对信息识别和筛选能力不足,加之好奇心重,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而且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家长的管理、引导,很容易深陷其中。
防沉迷系统的上线及不断更新,就是一场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技术攻坚战。这个系统从技术上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网上冲浪”的时间限制、消费限额以及内容管理,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防沉迷系统还尝试将家长、教师群体引入其中,让他们与孩子共同建立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家长和孩子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因为不了解、关系疏、引导缺、示范差等引发的种种问题,尤其是沉迷网络问题。
然而,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仅仅依靠技术显然是不行的。从技术本身来说,尽管防沉迷系统不断更新,但依旧存在如身份认证困难、推荐内容单一等不足。从完善治理来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更需要技术性治理和社会性治理综合发力。因为“防沉迷”的实质是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问题,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要为此贡献力量,都有责任在加强孩子网络素养教育方面扮演好自身角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用网时间、浏览内容等善加引导,以分享成人经验的态度参与到孩子用网过程中,尝试与孩子建立规则,培养孩子理性、自主用网能力。学校等角色也十分关键,应当加强对在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和审美教育,开设相关网络教育课程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监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网络从业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约束,推出管长远的基础性设施,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防沉迷不应仅仅是一场技术攻防战,更是一场各相关方都参与的网络素养教育持久战。与其相互推责,不如守土有责。只有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孩子才可能真正获得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也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合理用网。
- 上一篇:三问防沉迷系统
 - 下一篇:营养代餐助力糖尿病防治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