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些事,正在被一些人一点一点地推动、改变,比如看病。有人得了癌症后,完全信任医生,治疗方案全听医生的;而有的人,则会花上3个月时间把所有与本人癌症相关的专业书籍看上一遍,扔给医生一沓标明清晰治疗方案的资料,“喏,你就按这个方案给我治。”
决定医患之间沟通内容的,在技术男郑杰看来,就是数据——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每一次就医、体检、疫苗接种的准确数据。9月8日至9日,在造就Talk举办的“Remix·共享未来”大会上,OMAHA发起人、树兰医疗首席执行官郑杰对于未来医疗的预估,收获了阵阵掌声。
郑杰出生于医生世家,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在医院边长大。但在大学期间,他读了计算机专业。近年来,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成为天使资金、风投资金竞相追逐的投资目标,学计算机的医生世家独子郑杰,找到了事业支点。
前不久,他的一个大学老师患了癌症,“闭门不出3个月,读了所有这方面的资料、论文,到医院给了医生一沓东西,‘医生你按照这个方法给我治吧。’”
郑杰发现,如今的医患关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即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过去,医生看病靠的是“感触”,但现在,医生看病、病人制定自我治疗方案全都依赖于量化以后采集的信息。
还有一个朋友,肺部查出阴影。经医生多次检查、多次会诊后“还是不放心”,最终决定“开一刀”,手术后,医生发现没有太大问题,“朋友回忆起来,年轻时当兵那会儿,得过一次很严重的肺炎。”
郑杰假设,如果在这个朋友的医疗记录里,有过这个病例记录的话,他很有可能就不用挨这一刀了。“一个人完整的医疗记录有多么重要?一旦突发交通事故、昏迷,如果能够快速调出你的医疗记录,也许就能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治疗。”郑杰正在做的事,与医疗档案息息相关。
美国于2014年启动了“蓝色按钮计划”(Blue Button Connector),该计划与美国白宫的国家协调办公室、美国退休军人事务部、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美国国防部等都有密切合作,旨在为病患和普通使用者提供在线安全的健康记录,并且对他们的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蓝色按钮”记录包含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还包括化验结果、医生记录、问题清单及健康提示等。使用者不仅可以在线查看这些健康信息,还可以从自己的病历中导出数据,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个人体重、血压、膝关节损伤等详细数据的健身计划。
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为应对医护人员短缺问题想出的绝招儿。《美国医学协会学报》数据显示,按照目前医学院的毕业和培训率来看,未来15年,美国可能会短缺医生15万名。另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护士年均缺口达12万人,预计到2020年,美国护士的短缺量将超过50万人。但与之对应的是,美国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为此,美国公共卫生官员、医院和医生们最近都在忙着做3件事——让病人记录自己的医疗数据、让病人主动寻求预防护理、持续关注慢病。
据悉,截至2014年年底,参与该项目的各类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医护人员、药店工作者等共计约170万人,已有超过97.4万名用户下载了超过600万份文件。
中国人是不是也有可能拥有一份私人定制健康档案?答案是:已经有人拥有了。
深圳市去年发布了卫生“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一次把“向患者公开病例”写入其中。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在看完病的6个小时后,提供查询、复印和复制的服务,“有时候拍个片子,拿片子要隔天或者隔几天,现在要求还能复制电子化的数据给你,以后甚至可以给你U盘让你带走。”郑杰说。
郑杰接触过几个非常开明的医院院长,他们不仅同意向患者开放完整的病例数据,甚至还愿意将医院医生对这名患者的内部会诊信息也告知患者本人,“很多医院的顾虑在于,我把病例完整版给了患者以后,他会不会跟我打官司;更多的医院,数据本身就不完整,不想拿出来。但这些院长却认为,这样很好,医生和患者之间非常透明,患者可以反向监督我们,让我们医生更认真地写病例,把该写的都写好。”
目前缺的,是整个医学信息领域的“基础设施”——庞大的中国人健康数据。一旦这些数据汇总,病例数据虽然有了更大的被泄露的可能性,但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大的价值。
比如,一个40多岁的IT男,得了痛风,自从得病以后,他可以每天检测自己的尿酸,以一个理工男的特长,把这些数据填写在excel表里,并且做回归线分析,“我朋友自己分析出来,发现趋势不太好。”郑杰说。后来朋友提议设计一个软件,直接做汇总,每天提醒用户应该做哪些测试。有了完整的数据,个性化治疗将不再是梦想。
如果你有某一位医生的语音资料,那么一家互联网公司就可以为你送上一个全能的全科型看病机器人,它甚至可以精准地发出你所熟悉的医生的语音。
“新时代的‘医生’就要来了。”郑杰形容“新型医生”可以在充分知道你的完整数据后,给你作更精准的判断,“它可能是个非常小的仪器,但能帮你作诊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22日06 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