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原标题:红酒抗癌?又是一篇营销式的“科普文”!(作者云无心系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最近,有关红酒可以抗癌的的文章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
原标题:红酒抗癌?又是一篇营销式的“科普文”!
(作者云无心系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
最近,有关红酒可以抗癌的的文章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一篇名为《美国正式确认红酒抗癌》的文章中,作者引用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结果,强调喝红酒可以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这一切都显得很“权威”的样子。
那真相,到底如何呢?红酒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
对耶鲁研究的“营销式解读”
2010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员在《癌症生存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强调红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是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者长期跟踪了575名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并发现:在这些患者中,喝葡萄酒的5年生存率是75%;而不喝葡萄酒的则是69%。在排除患者年龄、教育状况、抽烟等明显的“混在因素”之后,研究者认为喝红酒的五年生存率高于不喝。
显然,这个结果很符合葡萄酒行业的需求,因此,也就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项几百人的流行病学调查,75%与69%在统计学上虽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实差别很小。研究者在论文的讨论部分认为,常喝葡萄酒的人群往往伴随着更好的经济条件,但仅从经济条件所影响的饮食习惯来解释这些差异性的话,其实并不明显。而实际上,社会经济条件更好的癌症患者,有意愿和能力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因此,他们的五年生存率会更高一些。
简而言之,这只是一项证据力度非常弱的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结论并不能说明“喝红酒可以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存活率”。
只要喝酒,就会增加致癌风险
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项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涉及人数超过11.6万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即使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通常认为不会影响健康的“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当于2两50度的白酒),那么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风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而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与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不过,这里的酒,并不特指葡萄酒,而是泛指各种酒。
从科学证据的强度来说,这些研究的规模都不大,也主要是流行病学的调查。不过,其样本数比耶鲁的那项研究要大得多,而喝酒与不喝酒的发病率差异也远比耶鲁那项研究要高。也就是说,跟那项研究相比,这些“喝酒会增加癌症风险”的研究证据力度还是要强一些。
喝葡萄酒真的会保护心血管吗?
喝红酒保护血管的说法缘于著名的“法国悖论”:法国人会吃很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不高,并且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这引发了公众的巨大关注以及葡萄酒商们的兴趣,因此大力宣传“红葡萄酒有益健康”,但在中国,就逐渐演变成“软化血管”、“养颜美容”等更为时髦的功效。
同时,这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兴趣,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希望解释和确认葡萄酒的真正作用。首先,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叫“白藜芦醇”的酚类化合物。某些植物在受到真菌或病毒之类的外来侵袭时,会产生白藜芦醇来进行防御,它也具有抗氧化、抗菌的功效,因此,以对动物或者人也有一定的生活活性。
但在被人类广泛的利用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的它有什么样的活性?需要吃多少量才能体现出活性?在这个量下会不会有毒副作用?
虽然关于白藜芦醇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结果却是一地鸡毛。2010年,世界上研究白藜芦醇的科学家们举行了一个“白藜芦醇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得到的结论是:“白藜芦醇虽然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展示了希望,但仍需要人体试验”。
2012年12月,科学家们召开了第二届研讨会,虽然有了更多、更新的研究,但结论还是依旧。到了2014年底,又举行了第三届研讨会,虽然动物试验结果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更为广泛,但对于人体中的作用,也依然还是雾里看花。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动物实验中,白藜芦醇体现中“健康功效”所需要的剂量都很大,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每天要几百到两千毫克。而一瓶红葡萄酒中,总共只有几毫克,白葡萄酒中就更少。如果想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动物实验中的“有效剂量”,需要每天喝下上百瓶红酒。
也就是说,白藜芦醇对人“到底有没有用”,科学家们都不清楚。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你如果相信葡萄酒商们宣称的种种“功效”,只能说:你选择,你喜欢。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