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又到了葡萄上市的季节,为了孩子吃得方便,很多人都会买无籽的葡萄。不过,网上却流传着“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的,孩子吃了会导致性早熟、不孕不育”的说法。还有疑似水果商贩和果农对话的视频为证,视频中的果农言之凿凿地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并表示作为果农的自己从来都不吃。这些视频和说法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那么,无籽葡萄真的是蘸了避孕药?还能放心吃吗?
又到了葡萄上市的季节,为了孩子吃得方便,很多人都会买无籽的葡萄。不过,网上却流传着“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的,孩子吃了会导致性早熟、不孕不育”的说法。还有疑似水果商贩和果农对话的视频为证,视频中的果农言之凿凿地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并表示作为果农的自己从来都不吃。这些视频和说法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那么,无籽葡萄真的是蘸了避孕药?还能放心吃吗?
果实和种子的繁衍使命
我们吃的水果,从植物学上来说,基本都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果实自从它诞生起就有着神圣的任务,那就是保护和更好地传播包被在其内部的植物幼体:种子。“被子植物”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有了果实的包被,种子得以更好地传播,植物也就得以繁衍,也使得我们今天还能够吃到美味可口的水果了。葡萄也不例外。
水果的种子在受精以后就开启了发育的钥匙,整个子房也在发生变化,开始膨大疏松起来,同时,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被运输到膨大的子房壁细胞中储藏起来。然后,在果实自身产生的激素乙烯的影响下,整个子房变得厚实而多汁,成为我们吃到的水果。
不过,在新生的水果中,里面又会包裹新的种子。如此,水果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
产生无籽水果有三种方法
水果籽虽然对于水果的繁衍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就不一定是什么愉快的体验了。毕竟正咀嚼着甜美的果肉,突然被一颗又硬、味道又不好吃的籽破坏了愉快的味觉感受,并不是什么好的体验。如果是小孩子,尤其是不到三岁的婴幼儿,吃到籽后还可能有哽噎甚至窒息的危险。
比起把籽挑出来,如果买回来的水果本身就是无籽的,洗干净就能直接吃,一定更加方便。懒是一种生产力,因此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既能够阻止种子的发育,同时又不影响果实生长的办法。这样就能得到既鲜嫩多汁,又不用吐籽的无籽水果了。
人类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发现了三种常用的方法:1.使用植物激素:为果实施用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抑制种子发育的同时促进果实发育;2.杂交:通过杂交手段,使得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同时给予一定刺激,使果实自身可以产生足够其发育的植物激素;3.选育:这种方法通过寻找植物自身产生的种子不育但能够自身产生植物激素的突变个体,来生产无籽水果。
至于蘸避孕药,完全是无稽之谈,人类避孕药对植物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网上流传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谣言。
又到了葡萄上市的季节,为了孩子吃得方便,很多人都会买无籽的葡萄。不过,网上却流传着“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的,孩子吃了会导致性早熟、不孕不育”的说法。还有疑似水果商贩和果农对话的视频为证,视频中的果农言之凿凿地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并表示作为果农的自己从来都不吃。这些视频和说法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那么,无籽葡萄真的是蘸了避孕药?还能放心吃吗?
葡萄无籽靠育种和植物激素
事实上,无籽葡萄是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培育出的无籽水果。比如,我们常见的巨峰葡萄,它本身是有种子的。但如果在葡萄盛花期及幼嫩果穗形成育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处理,便可以抑制种子发育,但不影响果实长大,人们就能获得无籽的巨峰葡萄。
还有一些葡萄品种,例如“京可晶”、“大粒红无核”等,由于其本身的变异,在授粉之后,受精胚囊很快停止发育,但果实本身可以产生激素,从而使得果实膨大发育为无籽果实。
植物激素对动物体无作用
既然无籽葡萄会用到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很多人就会担心了:植物激素会不会使孩子性早熟、不孕不育呢?其实,这个担心也完全是杞人忧天。植物激素没有雌激素、雄激素之分,它们也只作用于植物体,对动物体不起作用。
实际上,植物激素跟动物激素,它们的分子机构和作用机理都有很大差异。植物激素大多是小分子,而动物激素主要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多肽,两者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也完全不一样。动物激素只能对动物起作用,植物激素也只能对植物产生影响。就像花粉不会使人怀孕一样。如果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能随便互相影响,那生物界岂不是乱套了。
而且,植物激素有很强的自限性。也就是,合理少量使用能促进果实生长,但是如果用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使果实畸形。所以,种植户一般也不会过量使用。
总的来说,无籽葡萄其实是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得到的产品,跟避孕药完全没有关系;人类使用的避孕药对植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无籽葡萄栽植过程中使用的植物激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因此,家长也不必再谈“植物激素”色变了,葡萄是一种健康的水果,还是让宝宝好好享受美味的葡萄吧。
文/阮光锋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 上一篇:北京65岁以上老人可享免费健康管理
- 下一篇:移植猪脑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初见成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