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抗血栓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怎么办?最新指南总结18条建议

来源 2022-11-04 17:58:40 医疗资讯

在临床工作中,抗血栓药物如维生素K拮抗剂(VKA)、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抗血小板药物如P2Y12受体抑制剂以及乙酰水杨酸(ASA)被广泛用于心房纤颤、缺血性心脏病、静脉血栓等疾病,但服用这些药物会增加胃肠道出血(GIB)的风险。

近期,美国胃肠病学学会(ACG)和加拿大胃肠病学协会(CAG)在AJG上刊发了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管理指南,指南中分别以急性GIB(AGIB)和内镜操作围术期相关药物的管理两个背景制定了18条指南建议。下面我们就采取表格的形式,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抗血栓药物引发AGIB后,还能继续使用吗?

正如刚才提到的,临床上有部分患者需要抗血栓药物来进行原发病的治疗,但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会增加AGIB的风险,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

那么如果这部分患者发生了AGIB,一方面原发病需要抗血栓治疗,另一方面AGIB需要止血,最终的治疗方案应该如何在这两个方面之间进行权衡?患者的抗血栓药物还能继续使用吗?如果停,什么时候应该停?如果继续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指南的1-10条建议对上述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具体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注:危及生命的出血定义为严重的、临床显著或明显出血,需要升压或手术治疗的低血容量休克或低血压、血红蛋白下降>5 g/dL、需输注≥5单位的浓缩红细胞或导致死亡的GIB。

内镜操作有出血风险,该不该停用抗血栓药物?

对于AGIB患者而言,尽早的内镜干预至关重要,这时我们又面临了一个矛盾点:内镜操作本身是有出血风险的,患者还在服用抗血栓药物,那么抗血栓药物要不要停用?如停用药物,该如何科学停用?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使用呢?指南的11-18条建议对上述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具体建议如表2所示。

表2 择期内镜操作中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注:由于有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的内镜干预应推迟,所以指南中的11~18条建议排除了这部分患者。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患者包括:3个月内发生急性静脉血栓栓塞(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后3个月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6个月内或裸金属冠脉支架植入后1个月内无ACS史的患者;或在ACS事件发生后放置药物洗脱支架12个月内或放置裸金属支架2个月内的患者。

此外,由于不同内镜手术的出血风险差异较大,为了方便临床医生进行术前评估,专家组对常见的经验性内镜手术的出血风险进行了分层,以2%为阈值,分为了高出血风险手术和低出血风险手术,具体可见表3。

表3 经验性内镜手术出血风险分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证据不足,专家组目前无法针对所有临床问题推荐最佳实践方法,但这些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Tags: 抗血栓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怎么办?最新指南总结18条建议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