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过去的15年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的新医疗技术和护理的质量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进步可能会在短期和长期内提高死亡率,例如急性血运重建术和AMI和休克患者的机械循环支持装置。其他进展主要是改善急性期存活患者的长期死亡率,如心脏康复服务的扩大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二级预防干预。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AMI住院患者的短期(即住院)和长期(即长达10年)死亡率均有降低。
然而,这些研究通常统计的是特定时期内的累积死亡率,而不是特定时期内的死亡率。此外,大多数研究纳入了既往AMI患者,其中许多患者在急性事件发生前接受了二级预防咨询和药物治疗。但是,人们对住院后不同时期死亡率的趋势知之甚少。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确定了2008年-2018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所有医疗保险服务费受益人。研究人员通过将全因死亡人数除以以下时间段的AMI患者人数来计算未调整的死亡率:急性期(住院)、急性后期(出院后0-30天)、短期(出院后31天至1年)、中期(出院后1-2年)和长期(出院后2-3年)。

每个时期被单独考虑(即,在一个时期死亡的患者在随后的时期不被计算在内)。研究人员使用逻辑回归来解释患者特征的差异,并计算了年度风险标准化死亡率,定义为基于2008年死亡率的观察到的预期死亡率。

在768084例AMI患者(平均年龄为81岁,48%为男性,87%为白人)中,观察到每个时间段的观察-预期死亡率下降:急性期(0.68[95%CI为0.66-0.71])、急性后期(0.72[95%CI为0.71-0.75])、短期(0.77[95%CI为0.75-0.78])、中期(0.79[95%CI为0.77-0.81])和长期(0.77[95%CI为0.75-0.79])。ST段抬高AMI患者和非ST段抬高AMI患者均观察到下降。
由此可见,对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3年的死亡率有所改善,反映了从住院到长期门诊随访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技术的进步。
原始出处:
Vinay Kini,et al.Trends in Short‐,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Mortality Following Hospitalization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2008 to 2018.JAHA.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2.029550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