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合理的输液时间是保证静脉用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药物滴速可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与有效血药浓度,或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虽然药品说明书中都有提及到滴速的要求,但有些药物要求快滴,有些要求慢滴,有些甚至要求先慢后快?这是为什么呢?正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了解滴速快慢的真正原因才能为更好地去执行医嘱。
01 什么是滴速?
滴速,是指药物输注时间。通常医生为您开注射单的时候,会注明滴速要求。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
02 为什么要给静注“限速”?
药物之所以需要缓慢滴注,主要是为了减少和减轻其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易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一些渗透压大,pH值偏大或偏小的药物,如抗菌药物红霉素,在静脉滴注时,由于对血管刺激性强,滴注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时,常可导致静脉炎,表现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静脉变硬。
2、可能引起毒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药物
如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等,滴速过快可发生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引起心搏、呼吸停止。
万古霉素如果静脉滴注时间过短,就有可能出现红人综合征,主要症状有瘙痒、风疹、高热、寒颤、血管性水肿、心率加速、低血压等风险。
3、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制剂
■电解质类药物,如氯化钾,静脉滴注易引起刺激性疼痛,静脉过量使用或给药速率过快可引起高钾血症;
■钠盐输注过多、过快,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钙剂静脉注射过快可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室颤动或心搏骤停于收缩期。
下面列举6种常用的滴注时间要求大于1小时的抗菌药物。
1、莫西沙星
滴注时间应为90分钟,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
2、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浓度为1.0mg/ml,静脉滴注应为3小时;浓度为2.0mg/ml,静脉滴注应为1小时。滴注时间过快可引起静脉炎、恶心、呕吐等。
3、万古霉素
每次静滴应在1小时以上,短时内静滴本药可使组胺释放出现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甚至心跳停止。
4、依替米星
每次滴注时间1小时,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呼吸抑制等。
5、两性霉素B
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快速滴注可引起房颤、室颤、心动过缓、扩张性心肌病等。
6、伏立康唑
滴注时间须1~2小时,时间过快可引起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QT间期延长。
可见,药物滴速过快是可以引起很多危害的,而药品说明书滴速要求中的“缓慢滴速”和“不得过快”则起到提醒和警示医务人员的作用,意味着此类药物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同时,医务人员在临床上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做好用药交代,警告患者或其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滴速,以免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03 在哪里可以知道药品的滴速要求呢?
其实输液滴速的信息在说明书都有写明,可以参照执行。但如果仔细阅读说明书,大家可以发现,说明书有关滴速的描述形式非常多,而且也比较混乱,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这给护理人员执行给药治疗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具体情况可以总结:
输液速度形式的描述多样性
单位时间输入体积(ml/min)
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ml/min[6]。
单位时间、单位体重输入量(g/kg/h)
如西咪替丁注射液:滴速为每小时1-4mg/kg[7]。
单位时间输入量(g/h)
如氯化钾注射液:补钾速度不超过0.75g/h[8]。
持续输注时间(h)
如两性霉素B:每次滴注时间需6h以上[9]。
不宜过快或缓慢输注
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10]。
单位时间输入点滴数(d/min)
如舒血宁注射液:建议滴速小于40d/min,一般控制在30d/min[11]。
研究显示,143份有滴速限制项的静脉滴注药品说明书中,有15份的描述不清晰。
说明书上多为“缓慢滴注”、“滴速不得过快”等简单而又含糊的要求(如图1所示),比例占到10%以上。
图1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有关于滴速的要求
不明确、不清晰的滴速要求,增加了主观随意性,会给临床执行造成一定的困扰。它们所说的“缓慢滴注”到底要多“慢”,“不得过快”又不能有多“快”呢?
04 滴速多少才合适?有没有相关的规范参考?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基础护理学》上关于输液速度控制是这么要求的:
1、滴速调节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液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通常情况下,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对于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输液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药品说明书中所要求的“缓慢滴注”和“不得过快”并没有具体要求多少滴。但从规范中可见,以成人为例,常规滴速为40-60d/min,“缓慢滴注”可以认为不得大于40d/min,而“不得过快”可以认为不得大于60d/min。
需要注意的是,滴速的调整不仅仅是根据药品的性质决定的,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因素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常用的需要控制滴速的药物汇总
05 总结
1、滴速是保障静脉用药安全的前提,除参照药品说明书有关于滴速要求外,还需结合患者年龄和病情进行调节输液滴速。
2、滴速要求中的“缓慢滴注”和“不得过快”更多是起到提醒和警示医务人员的作用,此类药物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并没有详细到具体的滴速。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