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器械/ 正文

四大药都是什么地方?中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变化

来源 2021-12-30 13:57:15 医疗器械

四大药都是什么地方?谈及我国“四大药都”,历史上认同度最高的当属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和河南禹州,这些地区基本是地处交通要道或江河口岸。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需对接的加快,传统中药材市场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传统布局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认定了17个专业中药材市场,分别为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广州清平、山东鄄城县舜王城、重庆解放路、哈尔滨三棵树、兰州黄河药市、西安万寿路、湖北蕲州、湖南岳阳花板桥(后迁往长沙)、湖南邵东、广西玉林、广东普宁以及昆明菊花园。应当说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历史传承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周边资源的富集度,因而布局并不合理。

图1 国内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分布图


2、17家传统中药材市场的最新地位评价

图2国内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实体数量


2.1从业者数量


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分析显示,从业者数量方面,通过对国内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实体统计,目前亳州仍是第一大市场,为8984家,其次是安国、成都、昆明和广州;而长沙花板桥、兰州黄河、重庆解放路和哈尔滨三棵树市场,因远离产地,市场规模大幅萎缩。


也就是说,依据从业者数量,亳州、安国、成都荷花池和昆明菊花园,是新四大药都。

图3 2020年17家中药材市场流通规模排序


2.2流通规模


在交易规模上,通过车联网货车年度流量以及交易量大数据测算,安徽亳州、广州清平及周边、河北安国和广西玉林,位居前4位。


也就是说,从交易量上看,安徽亳州、广州清平、河北安国和广西玉林,是新的四大药都。


2.3交易额度


由于贵细药材及调料食材加持,清平周边形成了如意坊、山海市场、黄岐市场和中药港等众多批发市场,交易额遥遥领先,金额高达142亿元以上。


而玉林由于调料品种和东南亚进口药材支撑,交易额度同样超过100亿元。


反而是亳州市场,因缺乏贵细药材流量,交易的大量药材以中低价位品种为主,交易额度只有84亿元左右,略高于成都荷花池市场。


成都由于是国内最大的冬虫夏草交易市场,普宁是国内最大的西洋参加工和交易市场,交易份额遥遥领先于安国市场。


因此,从交易额测算,新的四大药都应该是广州清平、广西玉林、安徽亳州和成都荷花池。


2.4综合评价


通过上述三个维度,加上市场品牌影响力综合评价,目前国内新的四大药都,应该是安徽亳州、广州清平、广西玉林和河北安国


3、传统市场加快转型升级


近10年来,国内传统中药材市场的转型升级明显加快,主要偏重于以下三个方向:一是市场商贩不断向产地转移,实现产业化转型;二是传统市场批零化功能的转变;三是传统市场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市场商贩走向原产地面对产销对接加快,采购商们纷纷绕过市场进驻药材产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药材市场的经营者们迅速从市场经营商转变为产地经营者。


以亳州为例,大数据平台显示,截至2020年底,亳州中药材市场供应商共有8994家,但亳州当地合作社及基地竟高达43569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的首位;而分散于全国各产地建立基地的亳州供应商数量更是多达76432家,同样位居全国首位。甚至可以说,亳州中药材供应商架构起了全国中药材的传统流通格局(详见图)。


批零成为城市型市场的生存之道据了解,广州清平、广西玉林以贵细药材、调料食材带动传统市场转型,形成了周边药食两用和调料类的品种集群。就连兰州黄河药市、重庆解放路和哈尔滨三棵树这些经营户不足300家的小型市场,也早已依托当地城市消费者,转变为中药、滋补食材的批零市场。


依托产地市场,传统中药材贸易正在完成数字化转型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经布局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88家,基本依托传统药材市场或中药材集中产区,至此,仓储物流基地布局初步成型。新的中药材、饮片电子商务平台也正在搭建,虽然实战效果有待观察,但也为传统药材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笔者认为,有着上千年历史传承的中药材市场短期内不可能消失,只会以另外的方式成长,成为国内中药材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据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和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2020年药品零售线上销售额为1512亿元,增长率为59.12%。可见,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重要的药品销售终端。其中,中成药占比26.38%,中药饮片占比6.73%,保健食品占比9.24%左右。


从实践来看,医药电子商务主要有三种形式较为成功:一是传统医药企业,特别是OTC企业拓展的线上渠道;二是电子商务龙头或新型电商平台转战医药电商领域;三是立足原产地,开展C2C(个体销售商到个体消费者)电商服务。


中国的四大药都是哪四个呢?(旧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医诞生于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材和药商也逐渐规模化。由此,我国形成了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禹州为主的四大药都。


安徽亳州


作为药都之首,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地级市亳州市正式设立,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在亳州历史上,出现了曹操、华佗等名人。正是因为一代名医华佗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了清朝末期,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在此基础上,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是“四大药都之首”。


河北安国


安国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处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安国市隶属河北省,由保定市代管的县级市,古称祁州。对于该地区,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在此基础上,安国药市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域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和安国中药文化博物馆等。


江西樟树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赣中地区,地处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是西省宜春市下辖县级市,,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级市。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村集散地之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从而赢得了“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河南禹州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总的来说,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


以上是中国公认的四大药都,历史悠久,药业交易发达,每年都有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药品交易额,当地的药品交易收入也都是地方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来源: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贾海彬 湘江岐黄之家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Tags: 四大药都是什么地方?中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变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