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动态/ 正文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分赴祖国各地,行走基层一线,深入各行各业,记录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足迹,展现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北风凛冽,树枝摇得嘎吱响。李辉军麻利地将小铲子、卷尺等工具装兜,往肩上一搭,大步流星往地头走去。麦田里,嫩苗密密匝匝,连成片。田垄边,渠相通,路相连,人们正忙着灌砂浆、砌沟坎。
今年58岁的李辉军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常家镇北板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子地处马颊河东岸,毗邻黄河,曾有很多盐碱地。为了改碱,村民使足了劲——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引来黄河水漫灌压碱,提高了粮食产量。
两年前,县里领导干部来村里调研,说要建“吨半粮”核心区。啥是“吨半粮”?一番打听,李辉军弄明白了: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
2021年,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
李辉军一琢磨,这是好事,赶紧申报。最终,村里1200亩地纳入核心区。
实现亩产“吨半粮”,设施得跟上。“原先,一下雨,沟渠就堵得满当当;田间的泥巴道,农机开不进。”说起过去的基础设施,李辉军不时摇头,“再说那老泵站,电机哼哼转,水断断续续出,灌溉效率低,还浪费水资源。”
庆云县在德州市率先发行相关政府专项债券1.88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及配套农业设施提升工程建设。同时,聘请设计公司,对“吨半粮”核心区路、沟、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修公路,建新桥,通沟渠,换泵站,装暗管,北板营村1200亩土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这两年,德州还实施“吨半粮”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庆云县对核心区农民发放有机肥,组织农技专家“一对一”跟踪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常家镇与附近养殖场合作,铺设沼液管道,免费供应沼液,化肥施肥量降了,地力提了上来。
“过去,土地梆梆硬。”李辉军蹲下身,捡起一块土疙瘩,轻轻一攥拳,细土顺着指间滑落,“如今,这块地‘营养十足’。”
为推动“吨半粮”产能创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德州2022年举办“粮王大赛”,由市、县、乡三级评选,依据夏秋两季产量,评选出市级“全年粮王”。
李辉军代表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报名参赛。去年夏收时,几名专家来到北板营村,通过去杂、测定、称重等多道工序,对核心区小麦进行实打测产。结果让李辉军振奋不已:小麦折合亩产量743.2公斤,创全县单产纪录。时隔几月,再传好消息:玉米亩产达924.24公斤,也刷新全县单产纪录。
“按目前产量,一亩地收入超过3000元。”眼下,李辉军就盼着农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新的一年,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本报记者 李 蕊)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