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胃切除术后的营养问题

来源 2023-06-29 15:35:49 医疗监管

 

胃手术后出现的营养问题是困扰出院患者的问题。这也是患者出院后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

 

胃切除后出现营养不良。

 

一、定义:胃切除术后可引起胃肠的解剖生理改变和营养吸收障碍,而产生腹泻、消瘦和贫血等。

 

二、临床表现:胃切除后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吸收不良综合征、贫血以及代谢性骨病。

 

1、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表现是体重减轻,腹泻及维生素缺乏等。体重减轻在胃手术后十分常见。有人估计约1/3的胃部分切除术者在术后出现体重减轻,尤其以毕氏Ⅱ式术后者居多。腹泻主要发生在清晨或餐后,一般不伴腹痛。脂肪泻亦较常见。胃切除术后脂肪泻的发生率约为10%,较严重的占1%-2%。亦以毕氏Ⅱ式手术后者为多。维生素吸收障碍的表现尤以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口角炎等为常见。

 

2、贫血主要类型为铁缺乏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性贫血。亦可有因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在胃部分切除病例中的发生率约1/3-1/2。

 

3、代谢性胃病由维生素D及钙的摄入和吸收障碍而引起。表现为腰背痛、多数性骨关节痛。严重者可致骨骼畸形、跛行、病理性骨折等。

 

三、诊断

 

1、胃切术手术史。

 

2、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贫血及确认贫血的类型。血清铁、血浆维生素B12与叶酸的测定对胃切除后的贫血有诊断价值。必要时需要在血液科进行骨髓穿刺的检查,明确贫血原因。

 

3、血清钙、磷的降低、尿钙排出量的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

 

4、骨骼X摄片见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等,有助于诊断代谢性骨病可确诊。

 

四、治疗和调养

 

1、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者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营养物质,并注意B族维生素的补充。若有倾倒综合征应予相应的治疗。鼓励病人进食,进食困难者可予胃肠外营养支持。

 

2、可以辅以消化酶类药物,促进食物的消化。严重病例可以考虑用抗生素以控制肠腔内细菌的生长,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减少小肠蠕动的速度,以利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改善。

 

3、铁与缺少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贫血自应通过胃肠道外的途径予以补充,如静脉或肌肉注射等。

 

4、胃切除后的代谢性骨病在给予维生素D与钙剂的同时应予蛋白同化激素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多予乳制品摄入亦多有裨益。

 

五、提示!

 

1、由于各位病友病情不同,请结合您的个人情况,以您的经治医生医嘱为主调节好自己的饮食。

 

2、文章内容属于科普级别,非教材性质的权威材料。仅供参考,无指导治疗之效力。

Tags: 胃切除术后的营养问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