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话题来源
一位低年资护士“静脉采血”技术考核时,笔者发现采血完毕后,有的护士先拔下真空采血管,而后再拔下穿刺针按压穿刺点;而有的护士是先拔下穿刺针,而后再拔下真空采血管。
于是,笔者随机咨询了几个科室护士长:
消化科护士长:我们要求科室先拔下采血管,再拔穿刺针,这样采血量更准确,出现溶血等不合格血标本的几率低;由于真空采血管压力导致的血源性污染几率也低。
急诊科护士长:平时都忙的不得了,这种小事还真没关心过,两种方法都可以吧?
血液科护士长:我们刚组织学习了2020年《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指南要求先拔下真空采血管再拔下穿刺针,但我们的患者更愿意接受先拔穿刺针后拔采血管的手法,因为他们多为贫血患者,且多次输血,看见软管内自己的血液被丢弃都特别心疼。
那到底哪种操作更有利于护士进行自身防护?标准指南规定的拔出顺序是怎样的呢?下面,笔者带您共同探究正确答案。
一、相关证据
证据一:
护理人的宝典《基础护理学》静脉血标本采集章节要求“采血结束,先拔真空管,后拔去针头再按压”,见图1。
证据二:
真空采血管说明书【使用方法】中规定:“当血液呈滴状流入采血管内时,立即将采血管从采血针中拔出再将采血针从静脉中拔出,用已消毒的棉签压住穿刺部位保持10分钟以上,直至血液停止流出”,见图2。
证据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5.10拔针与穿刺点止血条款要求:“从采血针/持针器上拔出最后一支采血管,而后从静脉拔出采血针。”见图3。
二、先拔采血管再拔穿刺针的优点
1、采集血量更准确:
当血液呈滴状流入采血管内时,说明试管内负压已消失已尽,此时拔下采血管,采集血量是比较标准的;而如果先拔穿刺针的话,采血针软管内的血液会因为重力及大气压而进入采血管,导致采血量偏多,因此会出现抗凝剂或促凝剂与血量的不匹配,导致溶血或凝血。
2、职业安全:
有位网友咨询为何先拔穿刺针再拔采血管,会有血液从针尖位置反流污染床单及地面?
这是因为当血液停止流入真空管时,采血管内负压已耗尽,此时由于血流静压的作用使采血管内压力高出外界压力,而导致这位同仁所说的血液外溢,致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三、复习-采血顺序
结合WS/T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李小寒、尚少梅主编的第六版《基础护理学》及WHO推荐,笔者整理出采血顺序及匹配的试管颜色:
厌氧菌培养瓶→需氧菌培养瓶→霉菌培养瓶→无添加剂的试管→柠檬酸钠抗凝管{凝血管(蓝)→血沉管(黑)}→血清采集管{促凝管(红)→血清分离管(黄)}→肝素抗凝管(绿)→EDTA抗凝管(紫)→葡萄糖酵解抑制剂(灰)
提醒广大同仁:
教科书、说明书、行业标准(即指南)是临床中指导我们工作的三大法宝。但教科书版本更新较慢,知识难免陈旧,跟不上指南的更新速度;行业标准(即指南)是本专业有科学依据的行业指导标准,现行工作多以指南为指导;而说明书是基于教科书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物品做出的供使用者参考的说明。
希望大家养成查阅说明书的好习惯,养成多翻看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多关注新发布的行业标准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尚少梅,李小寒.第六版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无菌)使用说明书.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