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BMJ:因地制宜建绿地!多国研究证实其可降低精神疾病住院率,城市应优先布局

来源 2025-11-08 12:24:16 医疗资讯

精神健康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精神疾病的高患病率与健康负担持续增加。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估计,全球约有11亿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4.4%。环境因素,尤其是城市化引发的自然绿地减少、空气污染、噪声及极端气候等,已被证实对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绿地覆盖作为一种可调节的环境因素,有助于减少环境压力源,促进心理恢复、身体活动和社交互动,因而可能改善精神健康。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国家或短期暴露,且结果不一,缺乏多国大规模时空分析。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11.4万例精神疾病住院病例,探索绿地覆盖(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衡量)与精神疾病住院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地覆盖度每增加0.1,精神疾病住院风险平均下降7%,其中物质使用障碍、精神病和痴呆症的关联更为显著。城市地区表现出更强的保护作用,估计每年可预防约7712例住院。该研究还揭示了绿地覆盖与精神健康之间的线性暴露反应关系,无明显阈值效应。

研究人员基于时间序列设计,收集七国6842个地理单元2000至2019年间的精神疾病住院数据,按ICD-10分为精神病、物质使用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痴呆和焦虑六大类。绿地覆盖使用MODIS卫星月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剔除水体和非植被区域,计算地理单元中期暴露水平。控制变量包括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水等)、空气污染物(PM2.5和臭氧)、社会经济指标(GDP、人类发展指数)、季节性及长期趋势。采用拟泊松回归模型估计暴露与住院率关联,分性别、年龄、城市化水平和季节分层分析。进一步评估绿地干预假设情景下对住院率的潜在影响。

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精神病和物质使用障碍分别占精神疾病住院总数的30.8%和24.7%。NDVI每升高0.1,精神疾病住院风险相对降低7%(95% CI 2%-11%)。对不同疾病类型,物质使用障碍风险下降9%,精神病7%,痴呆6%。城市地区绿地覆盖增加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住院风险降低13%,估算每年可避免约7712例住院。国家间存在差异,巴西、智利、泰国表现出一致的保护关联,而澳大利亚、加拿大部分疾病类别呈现不利关联。暴露-反应曲线显示整体近似线性,无明确阈值。季节性分析表明热带及温带国家冬季绿地效应更强,温带国家夏季效应显著。对潜在混杂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证明结果稳健。

图:七个国家城市地区绿地度与精神障碍住院率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

综上,该研究证实绿地覆盖与精神疾病住院风险呈负相关,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及部分国家表现显著,但存在地域和疾病类别差异,提示制定因地制宜的绿地与精神健康政策。结果为环境改善干预在精神健康保护中的应用提供有力证据。

原始出处

Ye T, Huang W, Xu Z, et al. Greennes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cause specific mental disorders: multicountry time series study. BMJ. 2025;391:e084618. Published 2025 Nov 5. doi:10.1136/bmj-2025-084618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BMJ:因地制宜建绿地!多国研究证实其可降低精神疾病住院率,城市应优先布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