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及其更严重的组织学形式——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这类疾病不仅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还常常伴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代谢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监管机构建议将脂肪性肝炎消退且纤维化无恶化或纤维化改善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替代终点,但这一指标与患者实际长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减重手术作为治疗重度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有效手段,已被证实能够显著改善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程度,然而手术后的组织学反应是否真正转化为生存获益仍缺乏长期前瞻性数据支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基线及术后一年肝组织学变化与十五年生存率之间的关联,探讨减重手术后脂肪性肝炎消退和纤维化改善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法国里尔大学医院自1994年启动的里尔减重手术前瞻性队列,持续纳入接受初次减重手术的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全面的表型评估。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在1994年至2021年期间共纳入3028例患者,其中2641例在基线时进行了质量合格的肝活检并构成主要分析人群,根据医院病理政策演变,术后一年肝活检最初推荐给所有患者,2010年后调整为优先针对基线存在脂肪性肝炎或显著纤维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活检,最终有594例患者拥有基线和术后一年配对的脂肪性肝炎与纤维化组织学数据,用于分析组织学动态变化与生存结局的关联。手术方式随时间推移而多样化,包括胃旁路术、胃束带术和袖状胃切除术等,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学科评估和营养干预,术后进行规律随访,肝活检标本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采用盲法评估,依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网络指南和Brunt评分系统对脂肪变性、小叶炎症、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标准化分级,纤维化分为F0至F4期,其中F2至F4被视为显著纤维化,脂肪性肝炎的诊断则基于组织学活动度评分和专家判读。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减重手术后十五年全因死亡率,生存数据通过法国国家死亡登记数据库追踪更新至2022年8月,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所有模型均针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基线纤维化严重程度等预设混杂因素进行校正。为减少 immortal time bias,研究还特别采用术后一年时间点进行landmark分析,将患者按组织学反应分组比较其后的生存差异,此外还评估了无创纤维化指标FIB-4与生存的关联,并对死亡原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图1 流程图
在2641例基线有肝活检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0.1年,基线时8.8%的患者诊断为脂肪性肝炎,10.8%存在显著纤维化(F2–F4),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显示其代谢负担更重,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肝脏酶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生存分析明确显示基线脂肪性肝炎和显著纤维化均与较差的长期预后相关,十五年生存率在脂肪性肝炎患者中为83.9%,而无脂肪性肝炎者为92.7%,风险比为2.21,在显著纤维化患者中生存率进一步降至79.8%,而无显著纤维化者达94.0%,风险比高达3.38,这表明基线肝组织学状态是影响减重手术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
对594例拥有配对肝活检数据的患者进行术后一年组织学反应分析发现,89例患者实现脂肪性肝炎消退且纤维化无恶化,32例患者表现为脂肪性肝炎持续存在或纤维化恶化,其余473例基线无脂肪性肝炎者作为参照组,基线特征比较显示,实现脂肪性肝炎消退的患者术后体重下降更显著,代谢和炎症指标改善也更明显。生存曲线显示三组患者十五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脂肪性肝炎消退组为88.4%,与无脂肪性肝炎组的92.9%无统计学差异,而脂肪性肝炎持续或恶化组生存率急剧下降至70.8%,多因素校正后,脂肪性肝炎持续或恶化组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风险比为2.54,而脂肪性肝炎消退组的风险比仅为0.73,与参照组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在仅考虑脂肪性肝炎状态而不计纤维化变化的732例患者分析中也得到一致验证。
纤维化演变与生存的关联分析同样具有启示性,在594例配对患者中,64例实现从显著纤维化(F2–F4)逆转为轻度纤维化(F0–F1),77例纤维化持续显著,另有5例纤维化恶化因样本量过小未纳入分析,生存比较显示,纤维化逆转组的十五年生存率达90.0%,与基线即无显著纤维化组的94.9%相近,而纤维化持续组的生存率仅为68.3%,校正混杂因素后,纤维化持续组的死亡风险比达4.03,而纤维化逆转组为1.49,未达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当分析仅限于基线存在纤维化(F1–F4)的265例患者时,纤维化改善至少一个阶段与未改善者之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单纯纤维化分期的轻度改善可能不足以反映长期生存获益,而实现从显著纤维化逆转为非显著纤维化则可能更具临床意义。
图2 减重手术后的生存分析(A)根据基线MASH状态的十五年生存率(B)根据基线纤维化状态的十五年生存率
研究还探讨了无创纤维化指标FIB-4与生存的关联,基线FIB-4>1.3的患者十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FIB-4≤1.3者,风险比为4.37,术后一年FIB-4>1.3仍与较高死亡风险相关,风险比为4.51,但FIB-4从高位降至正常并未显示出显著的生存改善。对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可获取信息的71例死亡中,心血管事件占28.2%,肝脏相关死亡(如肝硬化失代偿或肝细胞癌)在脂肪性肝炎患者中比例较高(27%),而非脂肪性肝炎组为11%,但因数据缺失较多未进行统计检验。
总之,减重手术后若能在一年内实现脂肪性肝炎的组织学消退且纤维化无恶化,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与基线无脂肪性肝炎者相当,而脂肪性肝炎持续存在或纤维化恶化则预示着显著增加的死亡风险,同样,纤维化从显著阶段逆转为非显著阶段也与生存改善相关,而单纯纤维化分期的单级改善则未显示明确生存优势,这些发现为FDA推荐的替代终点提供了来自手术队列的长期生存证据支持,强化了脂肪性肝炎消退在评估治疗获益中的核心地位。研究的优势在于前瞻性设计、长期随访和完整的生存数据,局限性包括死亡原因记录不全、肝活检政策变化导致的样本选择偏倚以及未能持续监测酒精摄入等环境因素,未来需要更多医学治疗队列的验证和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总体而言,这项研究首次证实减重手术后的组织学反应与长期生存密切相关,为临床实践中肝组织学监测的价值提供了有力依据,并提示应将脂肪性肝炎消退和显著纤维化逆转作为评估治疗策略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原始出处:
Lassailly G, Caiazzo R, Goemans A, Chetboun M, Gnemmi V, Labreuche J, Baud G, Verkindt H, Marciniak C, Oukhouya-Daoud N, Ntandja-Wandji LC, Ningarhari M, Leteurtre E, Raverdy V, Dharancy S, Louvet A, Pattou F, Mathurin P. Resolution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With No Worsening of Fibrosis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Improves 15-year Survival: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5;23(9):1567-1576.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