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导语】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ASLD/NAFLD)相关肝硬化疾病负担逐年加重,导致肝硬化失代偿事件及肝细胞癌(HCC)的流行率亦同步升高。传统观念认为肝硬化不可逆转,但近年研究证实:通过精准病因干预、代谢调控与靶向治疗,肝硬化再代偿已成为可能。
在2025年“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病毒与代谢的对话”,首都医科大学王琦教授作“MASLD相关肝硬化逆转的策略与机制”学术报告,通过分享最新循证证据,解析MASLD肝硬化逆转的临床策略与机制等,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脂肪肝学苑”第58期将此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读者品鉴。
一 MASLD相关肝硬化与HCC的流行现状
根据1990-2017年GBD数据库调查结果显示,全球NAFLD相关肝硬化在此十余年间的流行率逐步增长,代偿期肝硬化增长1倍,失代偿期肝硬化增长达3倍。美国一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样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率在10余年间由105.3/10万升至159.9/10万,在HCC患者中因NAFLD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率年均增幅10.6%,是其他病因的两倍之多。
从地区分布来看,NAFLD相关HCC的分布呈地域差异,英国、印度等地NAFLD相关HCC占比超30%。我国对于此类疾病的流行率数据相对缺乏,据地坛医院统计结果,MASLD相关HCC患病率为2.1%,较欧美国家患病率低,这可能与病理诊断的"燃尽现象"及应用的诊断标准差异有关。
二 逆转肝纤维化策略
1. 积极控制代谢危险因素利于MASH肝纤维化逆转
既往研究表明,MASH相关肝纤维化平均每十年进展一病理阶段,且肝纤维化进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超重、血糖升高、高血压等)显著相关,积极控制上述因素有助于肝纤维化逆转。
一针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肝纤维化人群的研究发现,对于合并“体重降幅更大”、“T2DM病程小于1年”、“糖化血红蛋白基线水平更低”等因素的患者而言,其出现T2DM缓解的概率更高,且有效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MI)可使33%的T2DM患者实现肝纤维化“逆转”,上述结论为控制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临床研究结果,以脂肪合成为靶标的抑制剂药物已成为逆转MASH相关肝纤维化的新希望。截止目前,已有12种针对直接或间接调控脂肪生成途径的5个不同分子靶点的脂肪生成调节剂(如ACC抑制剂Firsocostat、DGAT抑制剂Envogastat)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机制与“脂肪因子”及其分泌蛋白有关。
2. 需从“老药新用”中寻找突破口
除了研发新型药物逆转肝纤维化以外,部分文献还报道了多种传统中药的单体和(或)提取物在此方面的作用。例如,贯叶连翘提取的化合物贯叶金丝桃素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纤维化;中药单体Art可通过mtDNA途径减少肝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间通讯进而改善肝脏炎症;双氢麦角胺通过靶向转化生长因子 β 型受体来改善肝纤维化等。
3. 需关注线粒体对细胞器损伤和修复在逆转肝纤维化中的重要价值
肝脏脂质代谢异常是MASL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而线粒体功能障碍(如β氧化受损、ROS堆积、动态失衡)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脂肪酸堆积、TG合成增加),两者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的发生。
研究发现,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1的高表达与MASH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正相关。敲除小鼠体内MPC1可观察到肝脏脂质沉积减轻,且不影响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内在机制可能与MPC1乳酸化修饰抑制肝细胞脂肪酸从头合成有关。
另一线粒体蛋白CHCHD2被发现可显著促进NASH纤维化,敲除CHCHD2可显著抑制NASH相关肝癌的发生,上述研究结果为靶向线粒体功能逆转MASH相关肝纤维化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三 MASLD相关肝硬化患者的再代偿实践
肝硬化再代偿的最新定义为:“①肝硬化主要病因的去除/抑制/治愈;②不再发生腹水(停用利尿剂)、肝性脑病(停用乳果糖/利福昔明)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至少12个月);③肝功能检查中的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胆红素得到稳定改善”。
近年来MASLD及其相关肝硬化的流行率不断攀升,其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及再代偿事件,是否会对现有的肝脏再代偿标准产生新的冲击或调整,需要我们开展以下多方面研究后进一步探讨:
① 病因控制是否依旧为肝硬化再代偿的先决条件:从流行病学角度,MASLD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约有4%出现再代偿,该比例与CHB肝硬化再代偿率相同。但从肝硬化病因控制角度看,HBV、HCV、ALD等病因易控,而对于MASLD、PBC、AIH、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病因控制较难;
② 是否需完全停药:最新研究显示,在维持"稳定低剂量利尿剂(即螺内酯≤200mg/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仍可判定为达到再代偿状态;
③ 非病因治疗对于肝硬化再代偿的价值:经颈静脉肝内分流术(TIPS)或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对失代偿患者实现再代偿有促进作用,但这一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MASLD相关肝硬化患者仍需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随着MASLD相关肝硬化全球疾病的负担持续加重,目前临床仍未能实现肝纤维化的有效逆转。因此,我们不仅需从基础研究领域入手,针对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开展多靶点干预探索,加速实现肝纤维化治疗方案的突破与临床转化;还需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系统评估现行肝硬化相关定义及诊疗指南在MASLD人群中的适用性,以便为MASLD肝硬化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