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微创手术+免疫治疗,张真发教授谈肺癌治疗新突破

来源 2025-08-09 12:25:46 医疗资讯

编者按: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精准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2025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上,【医悦汇】特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肺癌精准微创治疗的最新进展及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的策略。

医悦汇:精准诊疗已经是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那么在肺癌精准微创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进展?这些进展在临床中又取得了哪些效果?

张真发教授:微创治疗在胸外科领域的发展,涵盖了外科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个重要方面。

外科手术微创化:目前,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单孔胸腔镜手术和单孔机器人手术已经成为微创手术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减少手术切口数量和大小,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非手术治疗手段:对于一些早期肺癌患者,尤其是磨玻璃结节表现的肺癌,或者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手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手段包括消融治疗和放疗等,它们比外科手术更微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有积极影响。

这些微创手段的应用,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还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胸外科医生正在逐渐将这些微创手段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医悦汇: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发展迅猛,您认为免疫治疗前移对Ⅲ期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有何影响?

张真发教授:免疫治疗确实是当前胸外科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尤其在近年来众多临床试验的推动下,其在胸外科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Ⅲ期可切除的肺癌治疗中,国内外众多临床试验,包括国际多中心研究和国内研究,均证实了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例如,CheckMate-816研究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达到24%,而单纯化疗组仅为2.2%。此外,该研究还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也显著延长。

目前,多数医院和胸外科医生已将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作为相对常规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种治疗模式的pCR率最高可达近50%,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医悦汇:在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管理决策中,对于EGFR阳性患者,应采用哪些治辅助治疗方式?

张真发教授:对于EGFR阳性的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策略已经逐渐明确。例如,ADURA 研究证实,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对于IB-IIIA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显著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存。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大多数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手段,尤其是在IB期及以上的患者中。

然而,对于IA期患者,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仍在临床试验阶段,但相关研究正在逐渐取得进展,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术前治疗方面,对于EGFR阳性的患者,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应用仍存在争议。目前,新辅助靶向治疗的临床数据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尚未被广泛接受。相比之下,新辅助免疫治疗在近年来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目前,胸外科医生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比较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与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明确两种治疗策略的优劣,并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我们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哪种术前治疗方案更适合EGFR阳性的肺癌患者。

Tags: 微创手术+免疫治疗,张真发教授谈肺癌治疗新突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