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柳氮磺吡啶,用药知多少?风湿科医生必读!

来源 2025-08-06 12:23:26 医疗资讯

柳氮磺吡啶(SSZ)最初是被作为一种抗风湿药物来设计的,当时人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是联合应用磺胺类药物与阿司匹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将抗感染药磺胺吡啶(SP)和非甾体抗炎药5-氨基水杨酸 (5-ASA)偶联,形成了一种对结缔组织有 强亲和力的抗感染药,SSZ由此诞生。后来人们发现其对炎性肠病(IBD)和皮肤病也有积极的疗效。目前,SSZ作为抗肿瘤辅助药物治疗各种类型恶性 肿瘤的新用途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临床应用 

SSZ 具有抗菌、抗炎及免疫抑制活性,目前在临床上常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IBD、RA和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IBD 

IBD 指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 (CD)。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大肠炎症状态,通常发生在直肠并且可能向结肠等其他区域延伸,出现连续性病变。与UC不同,CD的炎症症状则可能出现在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任何部位,呈节段性病变。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 年·北 京)》中指出,目前针对 IBD 不同病程的药物治疗方法较 多,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推荐SSZ在内的氨基水杨酸制剂为轻中度活动期及缓解期的 优先治疗药物;同时指出,SSZ的疗效虽然与其他5-ASA相似, 但不良反应却多见。

RA 

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在工业化国家其患 病率可达0.5%~1%。 对于RA 的治疗,多个国际组织均推荐尽早用药。目前RA 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单一用药、以甲氨蝶呤(MTX)为主的联合用药及生物制剂疗法。 MTX是单一治疗RA的首选药物。 联合用药时,通常是 将MTX 与 SSZ、来氟米特(LEF) 或者羟氯喹 (HCQ)中的 1 个或者 2 个联合应用。比较 MTX+SSZ+HCQ 与 MTX+LEF+HCQ 两种常用的三联疗法的安全和有效性,结果显示,两种疗法的疗效相当,但采用SSZ相关 的三联疗法治疗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更轻。

SSZ能够通过抗炎、免疫抑制等多方面改善RA患者病情。 虽然目前SSZ不是RA的一线用药,但在MTX单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联合SSZ治疗RA还是非常有效的选择。

其他疾病

SSZ在皮肤病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1年,当时是用于1例硬皮病患者的治疗,现在其应用已经涉及银屑病、斑秃、扁平苔藓、寻常型天疱疮和荨麻 疹等多种疾病。其中,SSZ治疗斑秃已经在儿科临床得到了应用。

用法用量

SSZ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幼年性炎性关节炎等)。SSZ的成人使用剂量为1.5~3g/d,治疗炎性肠病可使用4~6g/d,维持剂量为1.5~2g/d,分3~4次口服。儿童初始剂量为40~60mg/(kg·d),分4~6次口服,维持剂量为30mg/(kg·d),分3~4次口服。

不良反应 

SSZ已知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2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后数月内,随后发生率降低。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厌食、腹痛和腹泻)是SSZ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一般使用SSZ肠溶片,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影响。SSZ也会引起肝功能障碍,但大多为一过性的,停药后会自行恢复。在血液系统方面,约3%的患者可能出现血液系统紊乱或局部炎症现象。

SSZ还可能引起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体重下降等,可能伴有肺纤维化,多数患者停药即可缓解,少数需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少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易激惹、焦虑、头痛、睡眠障碍等。

监测与用药注意事项

对SSZ不良反应的监测包括用药前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等。监测周期建议为用药初期为每2~4周一次,经超过3个月的长期随访后,监测周期可延长至每3~6个月一次。SSZ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广谱抗生素有可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对磺胺药或水杨酸成分过敏者应当禁用SSZ,有泌尿道或肠道梗阻者也应避免使用本药。

参考文献:

[1]蔡杰,王广飞,陈阳,等. 柳氮磺吡啶的药动学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4):506-509.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3.04.026.

[2]《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Tags: 柳氮磺吡啶,用药知多少?风湿科医生必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