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从“听众”到“主角”,李俊杰教授谈ASCO中国乳腺癌重磅研究

来源 2025-07-30 10:26:33 医疗资讯

编者按:2025年ASCO大会上,中国学者的表现令人瞩目。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惊艳亮相,中国研究者们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上,【医悦汇】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分享本届ASCO年会乳腺癌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悦汇:2025年ASCO大会中国学者贡献了多项乳腺癌重要研究,在肿瘤领域展现了亮眼的成果,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研究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影响力?这些成果对于全球肿瘤诊疗变革有哪些价值?

李俊杰教授:每次参加ASCO会议,或是其他肿瘤领域国际盛会,我都愈发感受到振奋与鼓舞。一年又一年,这种进步愈发显著。十几年前,中国在国际大会上的口头报告(oro)寥寥无几。而今年,情况已然大为不同,我们有几十个口头报告在大会上展示。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今年有一个专门针对全瘤种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专场。在该专场中,共有四个重磅口头报告,其中三个都是由中国学者主导的。即便第四个报告是由国外学者汇报,但其研究中超过60%的入组患者都来自中国。我在台下聆听时,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振奋。

回顾过去的15年,这无疑是我国肿瘤事业蓬勃发展的15年。我们的理念、临床试验设计能力,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年前,我们坐在台下,只是聆听有哪些研究取得了阳性结果。如今,我们已然深度参与到肿瘤治疗领域。我们关注新的药物,探讨其安全性,研究如何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思考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以更好地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在治疗理念、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试验开展方面,中国学者正越来越自信地走向国际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医悦汇:作为乳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能否分享一下本届ASCO乳腺癌肿瘤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

李俊杰教授:其实,所有成果的取得最终都离不开“精准”这两个字。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乳腺癌,其治疗效果相较于其他肿瘤类型已经非常出色。然而,要在全人群中进一步提升疗效,就需要面对诸多挑战:一方面,需要庞大的样本量来支撑研究;另一方面,药物设计必须足够精良,且随访时间要足够长。即便如此,疗效的提升可能也并不会特别显著。

在各个领域,大家都在努力寻找精准的目标人群。例如在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如果我们要实施降阶梯治疗,该如何精准选择低负荷的HER2阳性患者呢?哪些患者能够真正从抗HER2治疗中获得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从而适合进行降阶梯治疗?在BOA/BOC会议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neoCARHP研究和CompassHER2 pCR研究都聚焦于这一问题。

再比如在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中,CDK4/6抑制剂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方案。然而,SERENA-6试验研究仍在进一步探索ctDNA检测的价值。它试图回答:通过ctDNA筛选出ESR1突变的患者后,是否能通过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改变来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SERENA-6试验同样值得关注。

还有在晚期一线HER2阳性患者中,曾经的THP方案已经取得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接近两年的成绩。而新一代的HER2 ADC——DS8201联合帕妥珠单抗的方案,在DESTINY-Breast09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其一线解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位PFS超过40个月。这一成果也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所有这些临床试验都在不断推动我们进行精准分型、精准分析,从而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悦汇:您认为未来乳腺癌肿瘤领域将呈现出哪些关键的发展趋势?中国研究者应该如何聚焦难题,实现破局应用?

 

Tags: 从“听众”到“主角”,李俊杰教授谈ASCO中国乳腺癌重磅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