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管理、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及未来方向

来源 2025-07-30 10:18:52 医疗资讯

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是一种独特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内型,其特点是高复发率和较其他CRSwNP亚型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尽管AFRS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在诊断标准、病理机制及复发风险因素方面存在明显空白。2023年1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召集了包括鼻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过敏免疫学家、传染病专家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针对AFRS的未来研究和临床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讨论。

AFRS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CRSwNP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性。患者通常表现为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嗅觉丧失和面部疼痛,但症状发展更为缓慢,且多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此外,AFRS与特应性体质高度相关,约90%的患者对一种或多种真菌抗原表现出特异性IgE升高,但哮喘的共病率却显著低于其他CRSwNP亚型。影像学上,AFRS的特征包括鼻窦扩张、骨质侵蚀或脱钙,以及不均匀的信号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患者更常表现为单侧病变,而成人则多为双侧受累。


图1:AFRS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诊断AFRS目前主要依赖Bent和Kuhn标准或Deshazo和Swain标准,但这些标准存在样本量小和地域偏倚的局限性。近期研究提出,结合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CT显示的骨质侵蚀及鼻窦扩张等特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然而,现有标准中的某些要素(如鼻息肉或嗜酸性黏液)缺乏特异性,真菌培养的阳性结果也常见于健康人群,因此亟需更精准的诊断方法。流行病学数据显示,AFRS约占慢性鼻窦炎病例的6-7%,但其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例如美国南部和印度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较高。气候因素如温度和湿度可能影响真菌分布,进而与AFRS的发病相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AFRS的治疗以手术为核心,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被广泛推荐用于清除病变黏膜和嗜酸性黏液,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或局部糖皮质激素,但其在AFRS中的疗效证据多来自对其他CRSwNP亚型的研究。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尚存争议,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其常规使用。生物制剂(如抗IgE或抗IL-5药物)在CRSwNP中显示出潜力,但针对AFRS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此外,真菌过敏原免疫疗法(AIT)的疗效因真菌提取物的质量和标准化问题而难以评估,目前仅有个别病例报告支持其潜在益处。

图2:AFRS的转化研究热点领域

在病理生理学方面,AFRS被认为是由持续的2型黏膜炎症反应驱动,局部IgE分泌细胞(ASCs)与真菌抗原的相互作用是关键环节。研究还发现,AFRS患者的鼻窦上皮屏障功能受损,紧密连接蛋白(如claudin-2)表达异常,导致通透性增加。此外,抗菌肽(如组蛋白)的下调可能削弱了对真菌的防御能力,而IL-22刺激可部分恢复其功能。近期研究还提示,前列腺素E受体2(EP2)的失调可能与AFRS的发病机制相关,这为未来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未来研究需聚焦于改进诊断标准、开发预后分层工具以及开展针对AFRS的临床试验。例如,LIBERTY-AFRS-AI试验正在评估dupilumab对AFRS的疗效,但其结果尚未公布。此外,气候变化对真菌分布和AFRS发病率的影响、AFRS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潜在关联,以及免疫缺陷在疾病中的作用,均是亟待探索的领域。

原始出处:

Roland, L. T., Damask, C., Luong, A. U., et al. (2025). 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 Diagnosis, Management, Associated Conditions, Pathophysiology, and Future Directions: Summar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Workshop.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15(6), 626–641. https://doi.org/10.1002/alt.23582

Tags: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管理、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及未来方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