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ritical Care:细胞外囊泡作为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系统评价

来源 2025-07-30 10:15:30 医疗资讯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临床使用的评分系统(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和影像学分类在预测预后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备受关注。细胞外囊泡(EVs)因其稳定性、抗降解能力以及组织特异性标志物的潜力,被认为比可溶性生物标志物更具优势。然而,由于实验设计、EV分离方法和研究人群的异质性,EV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仍面临挑战。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动物和临床研究,分析了EVs在TBI中的生物标志物作用,重点关注其与预后的关联。

研究团队按照PRISMA指南,检索了MEDLINE、EMBASE、Scopus和Cochrane数据库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文献,关键词包括“创伤性脑损伤”“细胞外囊泡”和“生物标志物”。纳入标准包括动物研究和人类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病例系列研究,排除了综述、会议摘要和非同行评议文献。研究聚焦于成年个体或急性TBI实验模型,并在损伤后一周内分析生物标志物。主要结局是各研究确定的EV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准确性,次要结局包括EV分离的样本类型、来源以及分离和表征方法。最终纳入18项动物研究和19项临床研究,数据通过预定义表格提取,并使用SYRCLE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研究质量。

动物研究中,小鼠是最常用的模型(16项研究),其次是大鼠(2项研究)。EVs主要从脑组织和血浆中分离,少数研究还使用了神经元或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超速离心(8项研究)和聚合物沉淀法(如ExoQuick,3项研究)是主要的EV分离方法,而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分别16项和17项研究)用于EV表征。miRNAs是动物研究中最常见的生物标志物(11项研究),其中miR-124-3p在3项研究中被一致发现上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外,蛋白质如GFAP、UCH-L1和Tau在EVs中也被频繁检测到,与神经损伤和炎症相关。少数研究探索了EV生物标志物的时间动态,例如miR-124-3p在损伤后7-14天达到峰值。在诊断性能方面,两项研究显示EV miRNA面板对区分TBI和对照小鼠具有高准确性(AUC高达0.99)。

图1 PRISMA流程图,用于研究的识别和筛选

临床研究以病例对照设计为主(13项研究),纳入患者TBI严重程度各异,其中重度TBI(6项研究)和轻度TBI(3项研究)最常见。EVs主要从血浆(12项研究)和脑脊液(4项研究)中分离,超速离心和聚合物沉淀法是主要方法。蛋白质是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生物标志物(10项研究),GFAP和UCH-L1在多个研究中被证实与TBI严重程度相关。miRNAs(7项研究)和mRNAs(2项研究)也被鉴定为潜在标志物,例如miR-124-3p和miR-873a-5p与神经炎症和修复相关。在预后方面,EV GFAP和UCH-L1的持续升高与更高死亡率和更差的神经功能恢复相关。诊断性能方面,EV miRNA面板在区分TBI患者和健康对照中表现出色(AUC 0.84-0.996),优于传统蛋白质标志物。


图2(A)动物和(D)人类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类型,(B)动物和(E)人类研究中EV分离的样本,(C)使用的动物种类,(F)人类研究中TBI的严重程度,(G)所有研究中最常鉴定的生物标志物

本系统评价总结了EVs作为TBI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强调了其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优势。然而,EV分离和表征方法的标准化仍需改进,以提高研究间的一致性。尽管EVs在诊断应用中表现出色,但其预后价值的研究仍有限,未来需更多关注长期神经认知结局的预测。此外,EV生物标志物与可溶性标志物的联合分析可能提供更全面的临床信息。总体而言,EVs为TBI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新视角,但需进一步研究以推动其临床转化。

原始出处:

Romero-García, N., Ruiz-Pacheco, A., Huete-Acevedo, J.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a biomarkers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nimal and clinical studies. Crit Care 29, 324 (2025). https://doi.org/10.1186/s13054-025-05477-6

Tags: Critical Care:细胞外囊泡作为创伤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系统评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