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2岁粗大右冠脉急性闭塞抽吸后推注尿激酶原恢复3级血流,没有植入支架

来源 2025-07-30 10:09:41 医疗资讯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胸痛9天,加重7小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9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未重视,入院前7小时胸痛进一步加重,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持续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我院急诊科。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速,下壁ST段抬高并Q波形成。心肌酶升高。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

给予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阿托伐他汀钙40mg口服。拟急诊行CAG+PCI术治疗。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体重约60kg,有吸烟史20余年,平均每日10支。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T 36.5℃,P 11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口唇发绀,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10次/分,心律齐。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下壁ST段抬高。

图片

心肌损伤标记物:

TnI 2.278ng/ml

CK-MB 7.4ng/ml

Myo<21ng/ml

D-二聚体 0.72ng/ml

NT-proBNP 569pg/ml

血常规:

图片

生化全项:

图片

肾功:

尿素 3.24mmol/L

肌酐 76μmol/L

尿酸 384μ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55mmol/L

总胆固醇 3.77mmol/L

甘油三酯 1.57mmol/L

初步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轻度贫血

冠脉造影

急诊冠脉造影可见右冠脉自中段后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

图片

治疗过程

指引导管到到位,导丝通过闭塞段到达右冠脉远端,冒烟血流未恢复。

图片

过2.0×15mm球囊顺至左室后支远端,回撤球囊至指引导管内后造影示血流恢复2级,导丝在真腔内,冠脉内可见大量血栓。

图片

经指引导管进抽吸导管至右冠脉内反复抽吸4次,抽出大量红色血栓后造影,冠脉内仍存在大量血栓。

图片

图片

经指引导管冠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溶栓后造影,冠脉内仍存在血栓。

图片

抽吸导管再次抽吸2次,抽出少量血栓后造影。

图片

图片

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10ml,硝普钠200μg后造影。

图片

考虑到患者年轻,32岁,且胸痛发生时间长,造影时见冠脉内大量血栓形成,行血栓抽吸及冠脉内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缓解,犯罪血管(右冠脉)血流恢复,遂选择下台,给予:

替罗非班微泵注射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

替格瑞洛90mg po bid

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 po qn

依诺肝素4000IU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对症治疗,计划1周后复查造影。

术后情况

术后复查心电图:

图片

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

TnI<0.02ng/ml

CK-MB 1.7ng/ml

Myo<21ng/ml

BNP 148pg/ml

术后心脏彩超:

EDV 97ML,EF 62%,E峰58cm/s,A峰83cm/s。

超声所见:左室壁节段性运动搏幅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正常,CDFI:三尖瓣反流(少量)。

图片

抗凝、抗板治疗1周后复查造影,TIMI血流恢复3级,未植入支架。

图片

图片

出院时情况:

患者无胸痛症状,夜间休息可,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脉搏65次/分,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6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出院医嘱: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

氯吡格雷75mg po qd

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 po qn

定期门诊复诊。

思考

1. 关于冠脉内溶栓药物的最优选择?

2. 冠脉内溶栓药物用量该如何把握?

Tags: 32岁粗大右冠脉急性闭塞抽吸后推注尿激酶原恢复3级血流,没有植入支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