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现有研究表明,母亲在孕期营养状况与代谢健康可显著影响子代体成分及肥胖风险。孕期维生素B、D缺乏与新生儿脂肪含量增加有关,提示优化孕期营养可能改善子代体脂比例,减少肥胖发生。然而,目前多数相关研究仅关注体质量指数(BMI)而忽略了脂肪与无脂组织的区分。此外,快速体重增长已被确认是肥胖及代谢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但快速体重增长引起体质中脂肪和无脂成分的具体变化尚不明确。NiPPeR试验针对孕前及孕期口服肌醇、益生菌及微量营养素,先前报道未发现孕中期血糖改善,但提示干预组后代2岁时快速体重增长及高BMI发生率减少。
近期,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重点解析了孕前和孕期补充含肌醇、益生菌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对出生后前两年婴儿体成分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谱法(BIS)在6周、6个月、1岁和2岁时对婴儿体成分进行测量,并探讨了快速体重增长与脂肪百分比(%FM)及肥胖体质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纳入NiPPeR三中心(英国南安普顿、新加坡、纽西兰奥克兰)随机分组的268例干预组和264例对照组孕产妇的后代。孕妇于孕前开始,至孕期持续服用补充剂。干预组补充剂含叶酸、铁、钙、碘、β-胡萝卜素基础上额外添加肌醇、维生素D、B族维生素(核黄素、维生素B6、B12)、锌及两株益生菌;对照组仅含基础成分。
婴儿体成分通过生物电阻抗谱法在6周、6个月、1岁、2岁时测定,应用基于空气置换体积测定法(PEA POD)建立的特异性预测方程估算无脂体重(FFM),由此计算脂肪质量(FM)和脂肪百分比(%FM)。
统计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调整干预组别、访问时间、研究中心、妊娠期母体BMI、胎龄、孕烟暴露、儿童性别及产次等混杂因子,探讨两组间体成分差异。同时,分析快速体重增长(出生至1岁增重>0.67标准差)与体成分的相关性,以及BMI≥95百分位儿童的体成分特征。
研究结果
1,体成分随访
出生至2年期内,干预组与对照组宝宝的脂肪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71)。
到2岁时,对照组婴儿无脂体重略高于干预组(调整均差0.14 kg,95% CI 0.03–0.25,P=0.012)。调整身高因素后,差异稍减弱(FFMI调整均差0.17 kg/m²,P=0.03)。
脂肪质量和脂肪指数(FMI)在各时间点组间无显著差异。
图:六周至两年不同组别儿童体成分变化趋势
2,体成分变化分析
出生6周至2年间,干预组婴儿无脂体重增长略低于对照组(调整均差-0.18 kg,P=0.022);调整身高因素后未显著(P=0.10)。
脂肪质量及脂肪百分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3,快速体重增长的体成分差异
出生至1年体重增长超过0.67 SD的儿童,占总体26.8%,这一比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2.1% vs 31.6%)。
快速增重组与非快速增重组6周体成分相似,但6个月至2岁脂肪百分比显著较高,分别高2.0%、2.0%和1.4%。
持续快速增重(>1.34 SD,出生至2年)幼儿6周时脂肪百分比稍低,后续各年龄时脂肪含量均显著增高。
图:快速体重增长儿童脂肪百分比变化
4,BMI与体脂关系
2岁儿童中12.4%达到BMI≥95百分位(干预组9.4%,对照组15.5%,P=0.08)。
高BMI组脂肪百分比比非高BMI组平均高2.5%(P<0.001)。
图:各组儿童脂肪及无脂体重指数趋势
讨论
本研究针对孕前及孕期补充肌醇、益生菌及多微量营养素对婴幼儿体成分进行长达两年的纵向随访,发现尽管干预组婴儿的平均脂肪比例并无显著下降,但快速体重增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一方面,对照组在2岁时无脂体重略高于干预组,这一差异虽具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意义较小,且脂肪百分比无组间差异说明整体营养补充未改变正常体成分构成的平均趋势。另一方面,快速体重增长的儿童脂肪百分比显著较高,符合以往研究显示婴儿期快速增长与脂肪积聚及之后肥胖风险增加的结论。
文献回顾中,孕期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缺乏均与儿科脂肪积累及代谢异常相关,但多为观察性研究,随机干预证据不一。此外,益生菌、肌醇补充的代谢效应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NiPPeR试验为此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干预数据支持。由于体成分测量技术(BIS、DXA、PEA POD)各有优势与局限,本研究采用经验证的BIS特异性方程,并通过替代方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健。
然而,本研究的局限在于随访时间相对有限,早期脂肪构成对终身肥胖风险及代谢疾病影响复杂多元,需更长远随访以确认干预潜在长期获益。此外,体成分估算方法虽科学严谨,但尚缺乏覆盖整个婴幼儿期的公认“金标准”公式,未来研究需要更精准的多组分模型及代谢指标追踪。
原始出处:
Infant body composition in a randomised trial of a matern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 during preconception and pregnancy.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5) 21:361–371;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00-y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