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糖尿病一线及联合治疗药物越来越丰富,但在真实世界中,高达20%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即使联合多种降糖药物,HbA1c仍难以达标。传统上,作为“难治性T2D”,常归因于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弱、肥胖等原因。然而近年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中伴发“隐性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者占比可达二至三成。高皮质醇可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输出、抑制β细胞功能,进一步导致代谢异常和并发症风险升高。
常规高皮质醇血症,如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两极分化,不典型者在T2D群体中极易被忽视。然而,即便无典型库欣体征,轻中度高皮质醇血症同样引发明显代谢紊乱。因此,如何识别出这类人群,并利用特异性药物进行干预,成为当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管理的新方向。
近日,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的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ifepristone在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合并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作者团队包括国际著名糖尿病专家、内分泌及代谢领域的多中心协作组。研究结论首次明确,针对这类人群进行高皮质醇血症筛查及皮质醇定向治疗,可为血糖控制提供有效的新路径。
研究共纳入136例18-80岁,符合以下条件的受试者:
-
明确2型糖尿病,且//难以控制(HbA1c 7.5%-11.5%)//如下至少一项:
-
接受3种及以上口服降糖药;
-
使用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
-
超过两种降糖药、合并一项及以上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
-
合并高血压、共用2种或以上降糖及降压药物。
-
-
确诊高皮质醇血症: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Cortisol >1.8 μg/dL(排除假阳性干扰)。
-
按照有无肾上腺影像学异常(CT)分层。
干预及观察终点
-
2:1随机分组分配至**mifepristone组(91例,300-900mg/d 递增调节)**与安慰剂组(45例),治疗24周。
-
主要终点:24周时HbA1c的变化
-
次要终点:降糖/降压药物调整,体重、BMI、腰围、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变化;安全性不良事件监测。
HbA1c变化趋势图
研究结果
1. 主要终点——HbA1c显著改善
-
实验组基线HbA1c为8.62%,安慰剂组8.41%。24周后,mifepristone组HbA1c下降至7.12%,安慰剂组变化微小。
-
统计分析显示,两组HbA1c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LSM)差异为-1.32%(95%CI -1.81至-0.83,P<0.001),显示较强统计学意义。
-
不论患者是否存在肾上腺结构异常,干预获益相似(分别为-1.41%、-1.29%)。
2. 体重、BMI和腰围等代谢参数全面改善
-
mifepristone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4.4kg,BMI下降1.47kg/m²,腰围减少5.2cm,安慰剂组变化不明显。
-
体重、BMI和腰围指标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降糖药物剂量亦大幅减少——尤其快速、长效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在12周内30-50%患者可下调/停用。
3. 其他代谢和心血管指标变化
-
mifepristone干预组总胆固醇、LDL、VLDL、三酰甘油均出现下降,HDL亦有所降低,但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
-
安慰剂组血压变化不大,mifepristone组收缩压平均上升8mmHg,且血压升高与低钾血症部分相关。
4. 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
mifepristone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94.5%,严重不良事件31.9%(主要为低钾血症、外周水肿、疲劳、恶心、呕吐、头痛等)。
-
29.7%出现低钾血症;13.2%需减量,28.6%因不良事件停药;血压升高现象促进钾利尿剂(螺内酯)使用增加。
-
糖皮质激素撤退相关的症状(如疲劳、肌无力、恶心)常见,但总体可控;未报告肾上腺危象。
-
3例SGLT2i用户出现“正常血糖性酮症酸中毒”,均快速恢复。
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概述,以及在≥5%参与者中发生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汇总
研究价值与意义
CATALYST这一临床试验为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诊疗范式。当多药联合降糖无效时,应主动筛查潜在的高皮质醇血症。本研究揭示,“隐性”高皮质醇在该患者群体中比例极高(约1/4),并且多为非典型库欣表现,容易漏诊。
最重要的是,针对上述病因,采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mifepristone进行皮质醇定向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糖代谢和体重、腰围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循证依据。此外,本研究还提示:该类特殊人群降糖药物剂量可能迅速减少,临床需警惕低血糖风险以及mifepristone相关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方面,虽然mifepristone相关不良事件多见,但大多可以通过监测和主动干预(如提前补钾、加用螺内酯、降低降糖药剂量等手段)予以管理。未来如能优化管理流程,有望进一步降低撤药率,提高受益人群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原始出处
DeFronzo RA, Fonseca V, Aroda VR, et al. for the CATALYST Investigator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cortisolism: Improved Glycemia With Mifepristone Treatment. Diabetes Care. 2025;00(00):1-9. doi:10.2337/dc25-105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