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5年6月25日,由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发起的“‘聚肝前沿 立福同行’2025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规范化诊疗学术交流系列会”首期顺利结束。会上,肝病专家聚焦肝硬化再代偿议题,深入探讨该领域最新进展与临床策略,以期推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疗技术提升。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维也纳总医院Thomas Reiberger教授、巴塞罗那大学Virginia Hernandez-Gea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雯教授担任特邀嘉宾,多位肝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肝硬化再代偿这一话题进行分享讨论。
高屋建瓴,智启新篇
徐小元教授在会议开场时,阐述本系列会议的创办初衷与发展历史,会议主要聚焦肝硬化相关议题。期望借由今年举办的会议,进一步提升中国肝病医生的诊疗能力,从而更优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徐小元教授致辞
南月敏教授指出,肝硬化所引发的肝功能失代偿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诸如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严重感染等,正严重威胁着肝病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南月敏教授致辞
博览国际,洞见未来
在“国际前沿”学术部分,Thomas Reiberger教授以《肝硬化再代偿:患者出院还是治疗模式的改变?》为题进行分享。
划重点↓↓↓
病因治疗(抗病毒、戒酒、减重手术、生活方式改变等)可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控制失代偿相关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出血等)的发生,但实现“再代偿”,还需满足Child/MELD评分的持续改善(Baveno VII标准)。
一项我国香港的纳入1,374例接受ETV/TDF/TAF治疗的失代偿期HBV肝硬化患者的注册队列研究显示,再代偿患者的5年无移植生存率显著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6% vs 50%, p=0.004)。
奥地利针对204例戒酒的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开展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显示,18.1%的患者实现了肝硬化再代偿,肝脏相关死亡率显著下降(p=0.019),肝细胞癌发生风险呈下降趋势。
美国、印度和西班牙的针对失代偿期HCV肝硬化患者的研究发现,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的再代偿率分别为25%、63%和37%。
HDV、PBC、TIPS以及是否扩展Baveno VII再代偿标准仍存在争议。
Thomas Reiberger教授分享
Virginia Hernandez-Gea教授围绕《肝硬化再代偿:生物标志物和策略》梳理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策略。
划重点↓↓↓
晚期慢性肝病不同阶段治疗目标各异,控制病因是关键,部分失代偿患者经治疗可进入再代偿阶段,但也有患者无法实现。由于各研究对再代偿定义不同,Baveno VII共识应运而生,其标准包含控制病因、停药超12个月无失代偿、肝功能稳定改善三大条件,不过该标准存在局限性,如未明确肝功能改善阈值、排除TIPS患者,还可能因使用利尿剂等药物而需排除。
临床研究表明,再代偿可降低肝脏事件风险、门静脉血栓风险和死亡率,但患者仍面临肝癌等风险。实现再代偿与降低肝血管阻力、逆转纤维化等因素相关。
在预测再代偿方面,尚无特定生物标志物研究,胆红素、Child Pugh评分、MELD评分、BMI指数,以及Brec-PAS评分可作为参考。目前认为,控制体重、饮食、运动及部分药物或可促进再代偿,但尚缺少可靠数据支持。
Virginia Hernández-Gea教授分享
中国之声,学韵悠长
在“中国之声”学术部分,谢雯教授基于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再代偿:道阻且长》为题,对肝硬化再代偿标准的临床价值和病因学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划重点↓↓↓
283例失代偿期HBV肝硬化患者完成了120周恩替卡韦治疗,56.2%的患者实现了肝硬化再代偿(Baveno VII标准),治疗24周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4g/L是再代偿的预测指标。
该研究同时提出了“肝功能结果稳定改善”的实验室标准,被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引用:
• MELD评分<10
• 和/或 Child-Pugh A 级(白蛋白>35g/L、INR<1.5及总胆红素<34μmol/L)
一项即将完成入组的基于“血清有效白蛋白的HBV肝硬化再代偿“的优化诊疗体系的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入强化治疗组(目标血清白蛋白水平≥34g/L)和常规治疗组(目标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使用电子顺次共振技术测定有效白蛋白水平,观察治疗72周时的再代偿率,评估有效白蛋白是否更好地预测肝硬化再代偿。
ANSWER研究证实长期使用白蛋白可提高肝硬化伴单纯性腹水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PRECIOSA研究证实,长期使用白蛋白可为患者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死亡率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真实世界Real-ANSWER研究指出,需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应答制定个体化的长期使用白蛋白治疗策略。
谢雯教授分享
群英荟萃,思辨交锋
与会专家进行热烈的专题讨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建荣教授指出,病因治疗在肝硬化治疗中成效显著,在肝纤维化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部分中成药可抑制其进展,但目前报道多为动物实验,若能加大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或有助益。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李东良教授认为,肝静脉压力梯度作为评价肝功能再代偿的客观指标颇具价值,能直观且有效地反映门脉高压以及肝脏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然而,该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困难,其检测可能需要具备经TIPS或介入诊疗能力的科室来实施。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林炳亮教授指出,再代偿作为终点事件对肝病领域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无论是代偿还是再代偿,白蛋白都是关键指标,在预测和预后判断方面意义重大。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提出,在肝硬化治疗中,特别是经有效病因干预后,肝硬化失代偿出现再代偿现象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表现明显。多位专家的报告提及抗病毒治疗可使肝硬化失代偿病人实现再代偿,而再代偿是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期望达成的终点。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饶慧瑛教授指出,腹腔大量放腹水、顽固性腹水、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均是应用白蛋白的指征。欧洲肝病学会推荐长期使用白蛋白,可能对患者临床预后有益,白蛋白稳定在34g-35g左右对病情有较好促进作用。
➤ 南京市第二医院杨永峰教授指出,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肝硬化再代偿发生率较高,而缺乏病因治疗的疾病,其再代偿发生率相对较低。此外,脂肪肝肝硬化再代偿病例逐渐增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针对脂肪肝再代偿的病因治疗方法。
最后大会主席徐小元教授、南月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徐小元教授指出,本场会议在线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点击次数高达1.5万人次。近年来,在肝病领域,肝硬化与肝癌相关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热点内容。本场会议汇聚众多业内专家,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旨在推动肝病领域学术研究的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最终提升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南月敏教授表示,此次会议为系列交流活动的第一期。后续将陆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深入专业的交流活动。希望通过持续的交流与探讨,激发更多创新思维,促进肝病领域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