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证实:耳朵上这一褶皱,能用来筛查心脏病患病和死亡风险!

来源 2025-05-19 12:09:51 医疗资讯

在医学诊断中,有些身体细节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但却潜藏着重要的疾病信息。

德国波恩大学的一项研究近日揭示,耳垂上的一个小小褶皱——被称为“弗兰克征”(Frank sign)的耳垂对角线折痕,竟然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为无创筛查心脏病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弗兰克征最早于1973年被描述,它表现为从耳屏(耳道前方的软骨)斜向延伸至耳垂外缘的一条皮肤褶皱。

波恩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15年至2020年间165例尸检案例,采用了四级系统对耳垂折痕进行分级:

从轻微的皱纹(1级),到浅表褶皱覆盖部分耳垂(2a级)或完全覆盖(2b级),再到深褶皱覆盖整个耳垂(3级)。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冠状动脉的病变进行分级,范围从无狭窄的脂肪沉积(1级),到钙化但无狭窄(2级),中度狭窄(3级),再到严重狭窄或完全阻塞(4级)。

研究结果显示,耳垂折痕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

具体而言,78%的心脏病致死病例伴有高级别的弗兰克征。

统计分析中的相关系数(rs = 0.474,p < 0.001)表明,这种皮肤标志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非偶然。

此外,耳垂折痕还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高度相关(rs = 0.606,p < 0.001),提示它可能反映了广泛的动脉健康状况。

尽管年龄依然是冠心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令人惊讶的是,耳垂折痕在年轻患者中对预测既往心脏病和相关死亡的敏感性甚至超过了年龄。

这意味着,年轻人如果出现明显的弗兰克征,可能提示其心血管系统已经存在潜在的病变风险。

不过,耳垂折痕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单独使用不足以确诊心脏病,但作为一种简单易见的辅助指标,其价值不可小觑。

这项研究不仅为临床心脏病筛查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丰富了我们对身体表征与内脏疾病之间微妙联系的理解。

耳垂上的一个小褶皱,原来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醒我们关注心血管健康,尤其是在无明显症状的年轻人群中。

未来,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耳垂折痕或许能成为一种低成本、非侵入性的早期筛查工具,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心脏病风险,推动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总之,这项由波恩大学团队发表在《法医学、医学与病理学》期刊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耳垂上的“秘密”,让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肤褶皱,成为了筛查心脏健康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DOI: 10.1007/s12024-022-00463-8

Tags: 研究证实:耳朵上这一褶皱,能用来筛查心脏病患病和死亡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