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1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5岁。
主诉:发现动脉导管未闭5年。
现病史:患儿家属诉5年前外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提示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无明显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无恶心、 呕吐、腹痛,无头晕头痛、眼花、黑矇、晕厥,无肢体发绀,为进一步诊治进院就诊。
心脏彩超
① 心脏收缩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EF 61%(K 50%~70%),FS 33%(28%~40%)。心包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② 二尖瓣形态结构正常,开幅好,关闭欠佳,收缩期瓣口探及少量反流。余瓣膜形态结构正常,启闭运动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二尖瓣血流图示,E峰大于A峰。
③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观察:主肺动脉增宽,左右分支内径分别约12mm、12mm,于左肺动脉根部有回声失落区,并与后方的胸主动脉相通,大小约8×9mm。彩色多普勒显示:可见经导管进入主肺动脉的多彩血流束,沿主肺动脉左侧上行,右侧有来自右室的蓝色血流束。频谱多普勒显示:取样容积置于动脉导管开口处可探及双期湍流频谱,最高血流速度4.8m/s,压差92mmHg。
④ 主动脉根部内径正常,管壁不厚,内未见异常回声及异常血流。
⑤ TDI(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单峰。
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漏斗型),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2 临床策略
手术策略
漏斗型PDA,术中实测最窄处约为4.7mm,综合考虑未闭导管最窄处及长度,选择ABFDQ Ⅳ-10全降解封堵器,12F可降解鞘进行封堵。
术式入径
经股静脉,顺行法(股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PDA-主动脉)建立输送轨道进行封堵,全程由TTE+DSA引导进行。
3 手术过程
术中造影及超声
主动脉造影:主动脉侧(壶腹)开口10.23mm,导管最窄处4.71mm,导管长度7.48mm。
经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侧(壶腹)开口12.8mm,肺动脉侧开口6.24mm,导管长度11mm。
顺行法建立输送轨道
导管由肺动脉经PDA送入主动脉。
送入输送鞘
沿交换导丝送入输送长鞘至降主动脉。
左盘展开
于降主动脉中部展开左盘,轻拉成型线使左盘成型。
整体回撤输送鞘管和推送系统,遇阻较大,则说明封堵器左盘成功贴靠主动脉侧入口。
右盘展开
后撤鞘管展开右盘面,钢缆轻轻前推使右盘面成型。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观察右盘展开状态。
锁定前封堵器形态确认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可见封堵器形态良好。
锁定后观测
DSA下进行牵拉试验。
主动脉侧造影,无残余分流,即刻封堵成功。
超声下未见左向右分流,即刻封堵成功。
释放封堵器
剪断成型线,抵住钢缆,轻轻前推鞘管给予支撑,旋转钢缆尾端手柄,释放封堵器。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见封堵器封堵器释放后形态良好。
4 术后随访
术后3月
超声提示: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封堵器回声,未见明显位移,室壁运动协调。左心功能在正常范围。
术后6月
超声提示: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封堵器回声,未见明显位移。左心功能在正常范围。
术后1年
超声提示:PDA封堵术后,动脉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5 病例小结
1.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缺陷的10%~21%,每2500~5000例新生婴儿中即可发生1例[1]。正常情况下,PDA在出生后3个月内管腔即闭锁,但由于动脉导管在生后持续存在,导致左向右分流,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干预动脉导管未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
2. 本病例患者年龄较小,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开口大于肺动脉端开口,为“漏斗型”PDA,术中实测最窄处为4.71mm,主动脉侧开口大小为10.23mm,长度为7.48mm。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及PDA特点,经谨慎沟通,患者家属主动选择使用全降解封堵器进行手术。一年随访过程中,患者无残余分流,左心功能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进一步验证了全降解封堵器在PDA治疗中的良好封堵效果与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
3. 全降解封堵器植入后一年左右可安全降解,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降低了金属封堵器永久留存体内带来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其次,生物高分子材料顺应性更好,可自适应不同缺损解剖形态,更贴合漏斗型的同时,不易造成溶血血小板减少、血管磨损或移位等相关并发症,不影响患儿康复后的生活、学习,为儿童患者带来长远获益。全降解封堵器有4种腰高、10种腰部直径,共40种型号可供选择,能满足PDA漏斗型等各类复杂分型封堵的临床需求。
感谢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樊志勇院长、周尔能主任团队的病例分享
参考文献
[1].常见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秦永文.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20.
[2].杨乐, 周雪.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12): 11509-1151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