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活检确诊的小血管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特征与早期强化治疗对缓解的影响

来源 2025-05-15 12:10:33 医疗资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CNSV)是一类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中,以小血管受累为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sv - PCNSV)因其相对罕见,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近期,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聚焦于活检确诊的sv - PCNSV,深入探究其临床特征以及早期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对缓解的影响,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医学研究的长河中,对于sv - PCNSV的深入认识至关重要。该项研究对2009年至2023年在特定机构诊断的活检确诊sv - PCNSV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了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定义了“早期强化治疗”(EIT),即免疫抑制治疗启动后3个月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而将最初接受糖皮质激素,可单用或与硫唑嘌呤、麦考酚酸酯或甲氨蝶呤联用的治疗方式定义为“递增治疗”(ESC)。这种精心设计的定义方式,为后续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通过多维度的分析,试图揭示sv - PCNSV的全貌。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到疾病的表现症状,从神经影像学特征到脑脊液检查情况,每一个细节都被纳入研究范畴。这种全面且细致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挖掘sv - PCNSV的临床特征,为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可能。

头痛(76.9%)和意识状态改变(61.5%)是常见首发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半球T2/FLAIR病变(77%)和异常钆增强(88.5%)较常见,而大、中血管受累表现罕见(11.5%)。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脊髓受累、孤立半球疾病等情况,脑脊液检查也表现多样,还有患者因初次活检结果不明接受重复活检,这些都凸显了该疾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接受EIT治疗的患者均实现缓解,ESC治疗组缓解率为78.6%。EIT组患者达到缓解的时间显著短于ESC组,分别为5个月和19个月,且风险比、95%置信区间及p值均显示早期强化治疗优势明显。此外,大多数缓解患者继续维持治疗,复发率为19%。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单中心设计使研究对象同质性较高,样本量相对有限,且数据可能不完整、不准确。未来需多中心、前瞻性的大规模研究,纳入更多不同特征患者,全面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寻找更精准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这项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它提醒医生重视sv - PCNSV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强调早期强化治疗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该研究也激励着医学科研工作者继续探索,期待未来能找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福音。

原始出处:

Reddy SP, et al. Biopsy-Confirmed Small Vessel Primary CNS Vasculit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pact of Early Intensive Treatment on Remission.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25 Jul;12(4):e200397.

Tags: 活检确诊的小血管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特征与早期强化治疗对缓解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