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胆汁淤积型DILI的诊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来源 2025-05-10 12:10:04 医疗资讯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且复杂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胆汁淤积型DILI因病程迁延、慢性化风险高,成为临床诊疗的难点。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分享了《胆汁淤积型DILI的诊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肝胆相照平台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 关于胆汁淤积

• 机制:胆汁的生成、转运、排泄过程中胆汁流动受阻,即可造成胆汁淤积,其机制可以通过损伤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或改变选择性管状胆汁分泌过程。

• 临床表现:以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为主,严重病例可见黄疸、瘙痒,肝穿病理检查可见肝细胞内有明显的胆汁淤积。

• 病因:肝内病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细胞癌(HCC)、DILI;肝外病因:PSC、胆石症、胰胆管恶性肿瘤、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DILI。

其中DILI,无论是肝内还是肝外,都可以导致胆汁淤积的发生。

二、 DILI的分型

1. 急性DILI的分型:基于肝损伤生化异常模式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指南推荐:以疑似 DILI 事件的首次异常肝脏生物化学检查结果计算R 值,R 值=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实测 值 /ALT 的正常值上限(ULN)] / [ 碱性磷酸酶(ALP)实测值/ALP的ULN]。ALT缺失时,可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代进行计算。(2,C)

肝细胞损伤型:R ≥ 5,ALT升高为主;胆汁淤积型:R ≤ 2,ALP升高为主;混合型:2 <R < 5,ALT、ALP均升高。

2. 特殊表型DILI

药物性肝损伤非常复杂,可以呈现所有肝损伤的表型(图1)。

图片1.png

图1

3. 药物性胆管损伤:临床特点和典型药物(表1)

表1

图片2.png

三、 胆汁淤积型DILI的流行病学

1. 胆汁淤积在我国 DILI 人群中的情况:研究发现胆汁淤积型DILI在我国DILI病人中占 20% 左右,是我国DILI人群中常见的临床表型。

2. 全球数据:胆汁淤积型:20%-32%;胆汁淤积型+混合型:41%-58%(表2)。

表2 各国报道的DILI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特征

图片3.png

四、 胆汁淤积型DILI的典型药物

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其典型表现为胆汁淤积;可出现超敏反应(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男性多于女性,且多见于老年人;可能与 HLA 类型有关,尤其是扩展单倍型: DRB1*15:01-DRB5*01:01-DQB1*06:02.

2. 替加环素:我国一项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发生DILI的比例大概在10%左右,其中85%以上为胆汁淤积型。

3. 奥贝胆酸:2016年在美国批准用于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不佳的PBC;上市后共报道19例死亡和11例严重肝损伤病例;在中重度肝功能损害人群中,处方超出推荐剂量(10mg/周代替5mg/天);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主要的肝损伤模式。

4. Pexidartinib (培西达替尼):FDA批准治疗腱鞘巨细胞瘤,但可导致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DILI,ALT>3ULN常见(24%),4%为胆汁淤积或混合型DILI,少数患者可导致胆管消失。上市后需监测肝功能。

5. ICIs相关胆管炎:在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毒性常见转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类似急性肝炎),但近年来免疫性胆管炎病例增多,其以碱性磷酸酶升高为主,组织学表现类似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五、 胆汁淤积型 DILI 的危险因素

1. 遗传易感性:可能与胆汁淤积型 DILI 发生相关,最新的一些 GWAS 研究认为 A*33:01 位点可能和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有密切关联。

2. 年龄因素:超过 65 岁的老年患者更常见胆汁淤积型 DILI,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西班牙的数据均显示 65 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胆汁淤积型DILI的概率相对更高。

六、 胆汁淤积型 DILI 的临床表现

急性胆汁淤积: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轻者可能仅有轻微胆汁淤积,重者则可能发展为胆汁淤积型肝炎,不同药物均可导致相应的胆汁淤积表现。

慢性胆汁淤积:严重患者可能发生胆管消失综合征,表现出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部分慢性患者在肝穿刺活检后可见肝纤维化。无论是急性胆汁淤积还是慢性胆汁淤积,均可能伴随自身免疫特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相关患者时,需详细追问用药史,以实现准确的诊断。

七、 胆汁淤积型DILI:鉴别诊断策略

推荐: 疑似胆汁淤积型者,可首先排查ALP/GGT显著升高的常见病因:

(1)排除胆道疾病或病变,可选择常规影像学检查;

(2)排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3)排除胆总管结石、PSC 或胰胆管恶性肿瘤等,可行 ERCP 或 MRCP,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图2)。

图片4.png

图2

八、 急性DILI事件后的转归

1. 慢性化风险:胆汁淤积型 DILI 更易导致慢性化或延迟恢复

美国的数据显示急性 DILI 事件后6个月未恢复的患者中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比例更高,其ALP水平也更高,随访一年、两年后也是如此。

基于临床特征和药物特性的肝损伤恢复预测模型显示胆红素、发作时ALP水平等因素可能和药肝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的。

中国 DILI 诊治指南(2023 版)也明确指出急性DILI 后的6个月肝损伤仍未恢复,提示损伤延迟恢复或慢性化的风险增加。慢性化应被视为急性DILI的临床结局之一。胆汁淤积型患者的慢性化或延迟恢复的风险更高。(3,B)。

2. 胆管消失综合征预后更差

可导致胆管消失综合征的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氟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氯丙嗪、别嘌呤醇、替莫唑胺、布洛芬。

▼ ICIs胆管炎:

1) 发生率:ICIs胆管炎可导致大、小胆管损伤。总体而言,其导致大胆管损伤的概率相对较低,而基于肝穿刺活检的组织学或血清学证据显示,ICIs 引起肝内小胆管损伤更为常见

2) 影像学和组织学:影像学表现与PSC类似,肝穿可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表现。 

3) PD-1导致的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特征:无梗阻的胆道扩张、肝外胆道弥漫性肥大和/或肝内胆道多发性狭窄、肝功能障碍伴胆道酶相对于肝酶显着增加、血清IgG4水平正常、对类固醇治疗的中至差反应。

4) 糖皮质激素:对不同临床类型ICIs肝毒性的作用

现有的指南推荐使用激素治疗ICIs所致的胆管炎,但小样本研究显示,对于ICIs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多数患者使用激素后疗效显著;而对于ICIs所致的胆汁淤积型损伤,激素的疗效欠佳。

九、 治疗

1. 各国指南:DILI的治疗

图片5.png

2. 2023版中国指南:关于治疗

以 ALT/AST 升高的轻、中度肝细胞损伤型 DILI,应合理选择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等甘草酸类、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片等药物。(4,C)以 ALP 升高的胆汁淤积型 DILI,可选择熊去氧胆酸或 S-腺苷蛋氨酸。(4,C) 不推荐 2 种或以上都以降低 ALT 为主的药物联合应用(4,B)。

十、 总结

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是一种常见的 DILI 类型,可由多种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引起。遗传易感性可能与胆汁淤积型/混合型 DILI 有关。老年人是出现胆汁淤积表型 DILI 的一个高危因素。胆汁淤积型DILI慢性化或延迟恢复的风险较高。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需要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

Tags: 胆汁淤积型DILI的诊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