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时光悄无声息在肌肤上刻下痕迹,镜子里的面容不再如昨日般青春蓬勃。每每说起“抗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故事从来不缺主角。
2017年,李嘉诚在服用烟酰胺核糖(NR)保健品后,惊讶地宣称自己仿佛回到了风华正茂的20岁,还豪掷2500万美元投资。无独有偶,《老友记》中瑞秋的扮演者詹妮弗·安妮斯顿也对《洛杉矶时报》透露,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减少会加速衰老,她便主动补充NAD+以抵御岁月侵袭。至于哈佛的遗传学家大卫·辛克莱,他更是把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捧上了天——不仅在小鼠身上“逆转了分子层面的衰老表现”,还连自己全家和实验室学生一起上手“人肉测试”,堪称科研圈的NMN带货王。
然而,正当这些故事让人深信不疑时,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发表于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1]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骨骼肌对NAD耗竭的耐受性极强,即使NAD含量下降85%,肌肉结构、代谢和线粒体功能依然正常,且不会加速衰老过程。

NAD+、NAD、NR、NMN都是什么?
在抗衰之路上,NAD⁺无疑是“明星分子”。听起来高大上的中文名字——“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往往一出现就劝退了90%的人。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的作用,那就是:细胞的“修复工”和“充电宝”。
简单来说,NAD⁺不仅参与线粒体产生能量(ATP)的过程,还负责修补受损的DNA、维持细胞的代谢活性。没有它,细胞就像突然断电的工厂,机器停摆、修理瘫痪,一切功能全面崩塌。
但问题是,这么关键的分子,偏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流失。既往研究发现,人体NAD⁺水平在中年之后显著下降,这意味着细胞“电力不足”、修复力减弱,衰老、慢性疲劳、代谢异常等问题就开始频繁登门造访。于是,研究者们开始思考:我们能不能“续一口命”,重新给细胞的发电系统补充原材料?
这便引出了NAD⁺的两位“前体亲戚”:NR(烟酰胺核糖)和NMN(烟酰胺单核苷酸)。这两种分子在体内能够被“加工”成NAD⁺。其中,NR是一种体积小、吸收效率高的小分子,进入身体后可以较快被细胞利用并转化为NAD⁺。因为它稳定、易吸收,成为市面上炙手可热的抗衰明星。相比之下,NMN则更进一步,离NAD⁺“成品”只差一步之遥。它可以被更快速地转化为NAD⁺,在一些动物实验中,补充NMN甚至被观察到可改善代谢功能、增强线粒体活力,令小鼠“返老还童。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NAD和NAD⁺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就是一个币的两面。NAD⁺是氧化态,带有正电,而NAD(不带加号)则是还原态,不带电。这两者在体内不断循环转化,这个过程对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能量生成至关重要,少了哪一头都不行。
人为“掐断”NAD⁺合成,
观察真实后果
正因如此,许多明星和富豪把NR、NMN当成了“延寿灵丹”,补NAD⁺简直成了“不老圈”的标配。
然而,这些前体补充剂真的有效吗?还是只是智商税的变种?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极限挑战”:在成年小鼠中,特异性敲除骨骼肌中的NAMPT基因(iSMNKO小鼠模型),即人为阻断肌肉中的主要NAD⁺合成路径。NAMPT是NAD⁺再生的限速酶,一旦失活,细胞中NAD⁺水平就会急剧下降。

这意味着主要的NAD⁺合成路线被切断,细胞相当于“断粮”,新陈代谢的核心物质供应中断。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肌肉的结构、功能、收缩能力、耐力和恢复速度并未因此出现明显紊乱。既然骨骼肌在NAD⁺显著缺乏的情况下依然运转正常,那是否会牵连全身代谢系统,导致更广泛的紊乱?

换句话说,即使骨骼肌中NAD⁺几乎被“掏空”,全身代谢却表现出惊人的稳健性,这一发现也再次证明了骨骼肌对NAD⁺的依赖可能远低于我们的传统认知。

在肌肉和代谢表现都没有“崩盘”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决定加大测试强度,看看iSMNKO小鼠能否经得起高强度运动的考验。

也就是说,哪怕肌肉NAD⁺储备极低,小鼠的日常运动表现和能量使用效率都没有下降。
为了进一步挑战肌肉极限,他们又设计了两项“魔鬼训练”:功率测试(PWT)和递增负荷极限测试(GRMT)。PWT评估的是短时间爆发力,GRMT则考验的是逐步加速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有氧耐力。

NAD没有想象中那般刚需?
在初步发现肌肉NAD水平骤降后小鼠依然“活蹦乱跳”之后,研究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入,从分子层面展开了更为细致的探索。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虽然成年时肌肉NAD大幅下降看起来“安然无恙”,但这种缺失要是伴随一生,会不会加速衰老?尤其是到了老年,细胞功能本就开始走下坡路,长期“缺燃料”的线粒体还能撑得住吗?
为此,研究团队开展了一场“老年体检”,专门观察那些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NAD低水平状态的iSMNKO小鼠的表现。

换言之,即使肌肉NAD从年轻耗到老、长期极度不足,机体依旧能维持“正常营业”,并未出现明显的功能崩溃或衰老加速的迹象。

研究人员也进一步指出,人在自然衰老过程中,骨骼肌中的NAD水平通常会下降10%-30%。这一现象曾被广泛视为衰老的一大“推手”,甚至有人将NAD比作维系细胞活力的“命门”。但目前这项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即便NAD的确是维持细胞代谢的重要因子,它也未必是决定肌肉衰老进程的“主角”。在肌肉中,即使NAD水平骤降85%,组织也能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未见老化征象。
NR难撑“青春永驻”的愿景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另一篇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的综述[2],也为那些热衷于“吃NR补剂抗衰”的人泼了一盆凉水。他们的结论简单直接:口服NR补充剂,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并未展现出实质性的抗衰老效果。


这些数据说明,NR可以被身体吸收并参与代谢循环,但是否真的能“抗衰老”?研究者明确表示,光靠这些指标还远远不够。更何况,这只是一个人的短期试验,既没有对照组,也缺乏长期随访,实在无法支撑什么“青春永驻”的承诺。

这篇综述的作者还特别指出,一些研究甚至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把NR的短期代谢反应误读为抗衰老效应,可能让大众对这类补剂的实际作用产生了过高期待。
这一系列研究,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NAD在骨骼肌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虽然NAD在代谢中非常重要,但至少在成年肌肉中,NAD含量骤降并不会直接导致转录失控、蛋白质紊乱或线粒体崩溃。这也给所谓的“抗衰神药”们提了个醒:NAD确实很重要,但并非一缺就乱,一补就灵。真正有效的干预,得看清身体是如何运转、如何调节的,而不是迷信某个“分子万能论”。
仍需指出的是,研究[1]主要基于动物模型,在人类中的普适性仍需进一步验证;研究[2]中样本量小,参与者健康状况普遍较好,以及部分研究对结果的解读可能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
参考资料:
[1]Chubanava et al., NAD depletion in skeletal muscle does not compromise muscle function or accelerate aging, Cell Metabolism (2025),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5.04.002
[2]Damgaard MV, Treebak JT. What is really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nicotinamide riboside supplementation in humans. Sci Adv. 2023 Jul 21;9(29):eadi4862. doi: 10.1126/sciadv.adi4862. Epub 2023 Jul 21. PMID: 37478182; PMCID: PMC10361580.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