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uropean Radiology:合成肿瘤细胞外体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来源 2025-04-15 12:09:27 医疗资讯

在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中,对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和影像学反应是生存的关键决定因素。除治疗反应外,RAS、TP53、SMAD4、FBXW7 和 APC 等体细胞基因改变具有重要预后意义,会影响治疗决策。RAS(KRAS/NRAS)突变与对靶向治疗耐药及肝切除术后早期肺复发相关。TP53 失活通常与对传统化疗耐药有关,两种基因同时突变预示着 CRLM 患者生存更差。

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内纤维化与 CRLM 患者更好的总生存期相关。对这种纤维化的明确评估通常通过术后病理检查(如肿瘤退缩分级评分系统)进行,但也有一些术前影像学技术被提出。研究已对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延迟强化进行量化,显示新辅助化疗后 CRLM 存在肿瘤内纤维化。通过肿瘤衰减、肿瘤与肝脏的界面以及 CT 上的周边环形强化确定的影像学形态学反应,已被用作判断全身治疗疗效的可靠影像学指标。然而,它是定性替代指标,还需对治疗反应进行额外定量测量。反映肿瘤生物学的新型客观影像学生物标志物不断涌现,用于评估 CRLM 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内纤维化与 CRLM 患者更好的总生存期相关。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需添加延迟序列(注射造影剂后 > 10 分钟),以及不同制造商、磁场强度和序列组合下数据重现性存在挑战,可能阻碍其临床广泛应用。

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是涵盖细胞外血管外和血管内容积的客观定量影像学特征。先前研究表明,ECV 与肝实质内高胶原蛋白沉积显著相关。传统 ECV 测量需检测血细胞比容水平,但影像学检查时并非总能获取。合成 ECV 可根据预测而非实测的血细胞比容水平计算,避免了采血,且与传统 ECV 测量值相关性良好。目前,缺乏合成 ECV 在 CRLM 中的预后意义及其与体细胞基因改变关联的数据。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合成肿瘤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以及它与体细胞基因改变之间的关联。

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了 2013 年至 2020 年间因结直肠癌肝转移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的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来计算合成 ECV 和合成血细胞比容。根据约登指数确定的合成 ECV 临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 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究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预后因素。

共纳入 209 例患者(中位年龄 56 岁,男性 119 例)。根据布兰德 - 奥特曼分析,合成 ECV 与传统 ECV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 0.996,P < 0.0001),且偏差极小(偏差 = 0.007)。确定合成 ECV 的最佳临界值为 21%,其中 115 例患者的 ECV 较高,94 例患者的 ECV 较低。预测高 ECV 的多因素分析表明,其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含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治疗方案以及 RAS-BRAF 基因突变显著相关(P 值分别为 0.022、< 0.001 和 0.003)。与低 ECV 组相比,高 ECV 组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显著更长(P 值分别为 0.019 和 0.015)。高 ECV 与改善的总生存期(风险比 0.55,95% 置信区间 0.34-0.91)和无复发生存期(风险比 0.71,95% 置信区间 0.52-0.97)独立相关。


表 无复发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本项研究表明,合成 ECV 有助于预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并且可能是一种用于分层风险的有用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原文出处:

Kiyoyuki Minamiguchi,Harufumi Maki,Antony Haddad,et al.Synthetic tumor extracellular volume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patients prior to curative hepatectomy.DOI:10.1007/s00330-025-11503-6

Tags: European Radiology:合成肿瘤细胞外体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