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55岁退休有点早!研究发现:到这个年龄,人的大脑还很强!

来源 2025-04-09 12:12:22 医疗资讯

我们都知道,新政策出台后,大家的退休年龄都延长到了55岁。

很多人抱怨,这退休年龄是不是太晚了点,但实际上,根据相关科学研究,我们的大脑可能还能工作到更晚的年龄。

最近,在Nature Aging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大脑衰老的过程提供了新视角。

该研究揭示了三个关键年龄节点——57岁、70岁和78岁,这些节点对应不同的生物学变化,分别涉及代谢调节、神经元发育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跃程度。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它发现了13种与大脑衰老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其中BrevicanBCAN尤为突出。

BCAN不仅可能成为预测大脑衰老的生物标志物,还有望在药物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者们通过“多模态大脑年龄模型”来评估被试的大脑衰老状态,提取了1,705项脑影像数据,分析了10,949名健康个体的生理状态与功能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了血浆中4,696种蛋白质的水平变化,找到了与大脑衰老相关的关键蛋白。

这些蛋白的“角色”截然不同:一些如GDF15被视为“衰老信号灯”,它们的增多通常与大脑退化相关;

BCAN则被看作“修复工程师”,它在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BCAN在降低多种脑部疾病风险方面表现优异,显著降低了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GDF15GFAP则与脑部疾病风险呈正相关,前者甚至会加速痴呆和抑郁的风险。

研究还揭示了大脑衰老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在57岁、70岁和78岁这三个重要节点。

蛋白质的波动模式并非线性,而是呈现复杂的非线性趋势。

例如,57岁时,蛋白与心理健康、帕金森病(PD)和适应性免疫相关性最强,这说明在这个年龄,大脑的各方面功能仍然还在线;

70岁时,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的挑战更为显著;而在78岁,炎症反应的影响开始凸显。

这些发现提示,衰老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过程,伴随着细胞之间连接的动态变化,影响着大脑的整体功能。

尤其是BCAN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其在大脑健康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脑衰老的生物学机制,也为开发抗衰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理解大脑衰老过程中血浆蛋白的变化,我们或许能更好地应对衰老带来的挑战,从而开启一段更健康的老年生活旅程。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4-00753-6

Tags: 55岁退休有点早!研究发现:到这个年龄,人的大脑还很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