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高龄多病叠加的麻醉困局
在广州市花都区,91岁的陈奶奶因“右侧股骨颈骨折”急需手术,但她的身体犹如一本写满病痛的年鉴:十余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4小时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搏与短阵房速;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导致心脏负荷沉重;L1、L2椎体压缩性骨折与L4-L5滑脱让翻身都成难题;更棘手的是三次脑梗病史遗留的语言障碍和右侧肢体乏力。面对这样一位“超高龄、超高风险”患者,麻醉科钟和英主任带领康小松等团队成员迎难而上,在血流动力学稳定、脑保护、疼痛控制与快速康复间寻找精准平衡点。
二、精准麻醉的多维守护:从桡动脉监测到多模式镇痛
在麻醉科钟和英主任的统筹下,团队制定了“动态监测血压+放置喉罩全麻+区域阻滞”的个体化方案:
实时血压导航:桡动脉穿刺置管实现连续动脉压监测,术中根据波形和参数变化动态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和输液量,将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值±10%以内,避免循环的剧烈波动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喉罩全麻优化循环:选择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减轻对循环的抑制。术中麻醉深度值维持在40-60。术毕10分钟内拔除喉罩,避免气管插管引发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神经阻滞护航: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精准覆盖髋关节手术区域,0.3%罗哌卡因30ml注射后,术中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24小时静息痛VAS评分≤2分。
三、加速康复的黄金24小时
术后康复团队迅速启动ERAS流程:
循环稳定:延续桡动脉监测至术后恢复室观察,通过微量泵持续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心脏后负荷,成功避免低血压诱发的心肌缺血。恰当的补液维持前负荷。患者苏醒期间循环稳定。
早期活动:术后4小时在静脉镇痛泵支持下完成床上坐立,术后24小时借助助行器站立。较传统模式提前12小时。
多学科协同:心内科聂鹏飞团队调控心律失常,下肢骨科罗东斌团队解决主要病症难题,中医徐丽华团队通过耳穴压豆缓解焦虑,形成“镇痛-护心-复健-减压”闭环。
四、医学温度与科技力量的交响
“麻醉不是简单的‘让患者睡着’,而是为手术搭建生命的安全走廊。”钟和英主任在术后复盘时强调,“面对超高龄患者,我们通过精准监测技术‘透视’循环真相,用区域阻滞技术‘绘制’镇痛地图,最终让脆弱的心脏平稳穿越手术风暴。”
术后第二天,陈奶奶已能在搀扶下缓步行走。家属感慨:“原本担心老人扛不过麻醉,没想到钟主任团队的技术这么精准,醒来就能和我们握手,第二天还主动要喝粥!”。这一案例标志着麻醉科在钟和英主任的引领下,于老年骨科复杂麻醉领域实现三大突破:心脏高风险患者术中循环管理标准化、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保护路径化、老人髋部骨折术后康复加速化。
结语:跨越年龄禁区的生命礼赞
从术中的毫米汞柱级血压调控到术后的分钟级康复介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以“最小化药物干预、最大化生理保护”为核心理念,在钟和英主任的带领下,将加速康复的边界推向90+高龄禁区。当西医精准技术与中医整体观在此交融,不仅改写了“高龄即高危”的传统认知,更让无数像陈奶奶这样的患者重拾行走的尊严——这或许正是现代麻醉医学“中西合璧”最温暖的注脚。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