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贝利尤单抗是一种靶向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于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在6至12个月内降低SLE活动并减少器官损伤。然而,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以及预测早期临床响应的能力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贝利尤单抗对SLE的分子作用机制,特别是通过基因转录组的动态变化分析,以理解其在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方面的具体作用,并建立能预测治疗响应的分子标志。
本研究从两家医院的专科诊所招募了71名SLE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使用贝利尤单抗治疗6个月后采集血样,并对其进行RNA测序分析。最终获得了45对完整的样本用于纵向分析。研究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来揭示基因模块和性状的关联,并评估SLE“易感性”和“严重性”基因特征的逆转情况。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从基线基因表达数据中构建预测治疗响应的基因模型。以LLDAS(低疾病活动状态)和SRI-4(SLE应答指数)为主要临床指标,评估患者的响应情况。
贝利尤单抗治疗6个月后,共检测到1121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B细胞、I型和II型干扰素、IL-6/STAT3信号和中性粒细胞活化相关的通路下调(p<0.05)。在达到LLDAS的患者中,SLE“易感性”特征显著减少(p=0.02),显示出更为明显的疾病改善效果。非LLDAS响应者中,细胞周期、PI3K/Akt/mTOR和TGF-beta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与对治疗的不良响应显著相关。此外,使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治疗响应,筛选出的50个基因(如CCL4L2、CARD10、MMP15和KLRC2)能够在测试集中达到84%的特异性。对基线转录组分析显示,响应者在治疗前表现出中性粒细胞去颗粒化、I型干扰素信号和细胞因子产生相关基因的显著富集,提示这些基因可用于预测治疗效果。
研究设计与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揭示了贝利尤单抗通过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途径对SLE的分子调控机制,支持其减轻疾病活动及预防复发的疗效。预测模型显示,基线的分子标志可有效区分治疗响应状态,为未来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参考。同时,细胞周期和代谢通路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治疗不佳响应的关键因素。
原始出处: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disease-modifying effects of belimumab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molecular predictors of early response: bloo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mplicates the innate immunity and DNA damage response pathways-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