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侧隐窝在侧椎管位置,其前面为椎体后缘,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与椎板和椎弓根连结处,外面为椎弓根的内面。侧隐窝狭窄卡压神经根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一、解剖
侧隐窝是指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内含有离开硬膜囊后穿出椎间孔前的一段脊神经。脊柱有无侧隐窝及侧隐窝的深浅与椎管的解剖学形态有关。

箭头为狭窄的侧隐窝,另一侧为正常的侧隐窝
侧隐窝在不同的节段形态有所不同:
- 
在上位腰椎,由于椎孔大多呈卵圆形,侧隐窝不明显;
 - 
下位腰椎椎孔呈三叶草形,侧隐窝变得比较明显。
 
即侧隐窝主要存在于三叶草形椎孔内,即 L4 和 L5 处,而上位腰椎较少见。

L5 椎间孔最易引起侧隐窝狭窄,其原因是:
- 
椎间孔多呈三叶形;
 - 
侧隐窝明显,矢径可小至2~3mm;
 - 
上关节突增生变形较多。
 
侧隐窝作为神经通道一部分,自上而下,矢径逐渐变小,横径逐渐增大,侧隐窝随之越窄越深。因此,侧隐窝实际是个立体的通道结构。

侧隐窝外下延续椎间孔内口,呈一扁三角形间隙,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① 侧隐窝上部:为骨关节部,又称盘黄间隙
- 
前面是椎间盘纤维环、椎体后缘;
 - 
后面是上关节突冠状面、关节囊、黄韧带及下关节突前缘;
 - 
外侧是椎间孔狭窄部;
 - 
内为硬膜囊。
 

② 侧隐窝下部:为骨性部
- 
前面是椎体后面;
 - 
后面是椎板峡部,
 - 
外侧是椎弓根
 - 
内侧是硬膜囊。
 
椎间孔与侧隐窝区别
侧隐窝与椎间孔是两种不同的解剖结构,虽然它们都在椎间盘附近,但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临床意义。
侧隐窝是椎管内的一个狭窄的间隙,位于椎间盘的后面和椎弓根的前面。侧隐窝内含有神经根和伴行的血管,是神经根从脊髓发出后穿出椎间孔的必经之路。

脊神经通过侧隐窝的途径
侧隐窝狭窄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侧隐窝的空间变窄,压迫到神经根,可引起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左侧: 正常侧隐窝与神经根;右侧: 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
椎间孔是由椎体和椎弓根的上下缘组成的一个卵圆形的孔道,是神经根离开脊髓,从椎管内穿出的通道。椎间孔内部含有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以及伴行的动静脉。
椎间孔狭窄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椎间孔的空间变窄,可引起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侧隐窝与下位椎体上终板的解剖关系。
A:下位椎体上关节突;
B:侧隐窝;
C:椎间孔区;
U:上位椎体的下终板;
L:下位椎体的上终板。
有学者将侧隐窝也称之为侧椎管,则椎管可分为中央椎管和侧椎管。也有学者将侧隐窝称之为椎间关节下区域。
腰椎横断面和冠状面可分为四个解剖区域,分别为:
- 
中央管区域 (central canal zone)
 - 
椎间关节下区域(侧隐窝)
 - 
椎间孔区域或椎弓根区域 (foraminal zone)
 - 
椎间孔外区域 (extraforaminal zone)
 

右下角蓝、红、绿和灰色区域分别代表上述的四区
因此,在腰下部,神经根管应包括侧隐窝区和椎间孔区。也有学者认为神经根管不包括侧隐窝,单纯指椎间孔区。如腰椎管狭窄分为中央型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侧隐窝狭窄。
- 
中央型椎管狭窄:即椎管中矢径狭窄,当矢状径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10-13mm为相对狭窄。
 - 
神经根管狭窄:腰神经根管指神经根自硬膜囊根袖部发出,斜向下至椎间孔外口所经的管道。各腰神经发出水平不同,故神经根管长度与角度各异。
 - 
侧隐窝狭窄:侧隐窝分为三个区:入口区、中间区和出口区。侧隐窝前后径正常为5mm以上,前后径在3mm以下为狭窄。
 

二、侧隐窝狭窄
症状
①长期反复的腰腿痛,且麻痛常常沿 L5 及 S1 神经支配区放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
②间歇性跛行,能行走的距离随病情进展而越来越短。
③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尿急、排尿困难、下肢肌肉萎缩、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等。

诊断要点
① 常见于中年人,男多于女。
② 主要症状:长期腰腿疼和间歇性跛行。
③ 侧隐窝狭窄需要结合临床CT片来进行判断。

在L4-5椎间盘水平获得的轴位CT图像A显示中央椎管狭窄(白色箭头)继发于椎间盘膨出、小关节肥大和黄韧带增厚。右侧后外侧椎间盘突出(黑色箭头)侵犯右侧L4-5椎间孔。S为L5上关节突。
图像B、C、D为通过L4-5关节下区域获得的头端至尾侧轴位CT切片,显示双侧侧隐窝狭窄(箭头),前方以L5椎体缘为界,外侧以椎弓根(P)为界,后方以L5肥大的上关节突(S)为界。
一般通过判断侧隐窝的前后径来初步判断:
- 
一般认为侧隐窝前后径5mm以上者为正常
 - 
小于3mm以下者为狭窄
 - 
在此之间者为相对狭窄。
 
腰5椎间孔最易引起侧隐窝狭窄的位置。
治疗
病情早期:药物保守治疗。
确诊为侧隐窝狭窄:一般需行手术减压治疗。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