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关注脑肠轴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微生物学与神经科学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肠-脑轴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肠-脑轴是指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作用过程涉及到肠道、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一般而言,肠道菌群通过生成代谢产物或通过调节神经信号转导、内分泌和免疫等机制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和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影响。2024年最新发表的研究表明,目前肠道菌群已经参与忧郁、焦虑、自闭症、认知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神经精神疾病的的治疗[1]。其中,动物及临床研究均表明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认知功能,而益生菌也被证明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关注到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认知功能之后,探索肠道菌群影响认知功能机制的研究不断涌现,肠-脑轴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
国际最新指南共识:精神障碍的营养调节
世界生物精神病学联合会(WFSBP)与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CANMAT)召集了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31名顶级学者,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回顾,并基于WFSBP指南制定流程更新了营养保健品与植物药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和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份顶级临床试验数据和由此产生的处方性建议的明确总结,这些建议涉及在成人中使用的医学营养调节剂,包括四类常见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核心意见。基于当前的数据和临床医生经验,指南对一系列医学营养调节剂针对各种精神疾病给出了支持性建议或临时建议[2]。下表是15种有足够A级证据可以纳入指南的医学营养调节剂。
除此之外,指南还指出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医学营养调节剂的潜在用途认可程度很低,临床获益被低估。对一些没有显示出明显治疗益处的医学营养调节剂也表示不会推荐使用。
益生菌与专注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持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长期放之不管可能会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大量临床前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认为,肠脑轴在大脑发育和功能以及神经发育障碍病因学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李希等[3]研究了96 例ADHD患儿和健康体检的96例儿童将其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儿童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肠道菌群特点。研究结果表明ADHD儿童肠道菌群构成与健康儿童不同,不同肠道菌群与患儿行为问题有相关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肠脑轴肠腔内细菌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刺激上皮细胞释放激素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可能会改变肠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回路,从而调节大脑活动和行为。因此,临床治疗可通过调节ADHD 患儿肠道菌群来预防或控制儿童ADHD 的病情发展。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已有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降低在生命早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的儿童日后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鼠李糖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研究最多的菌株,人们已经发现它们对神经行为的影响。
30名年龄在4-16岁且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参与了一项关于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补充剂的临床试验,该试验旨在检验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补充剂是否可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肠道微生物群。每位受试者服用该益生菌,早晚各一袋,持续8周。在第8周和第12周时收集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查。在8周补充该益生菌期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和多动/冲动症状得到改善,体重和体重指数增加。肠道菌群方面,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之比(F/B)显著降低。表明,益生菌作为治疗 ADHD 的辅助治疗方法的功效可能是有希望的[4]。
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健康状况的关联揭示了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益生菌对宿主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和很少的不良反应,因此也被广泛用作膳食补充剂,其在预防潜在疾病方面的优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缓解焦虑、压力和行为问题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从而缓解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注意力分散等症状。因此,适当摄入益生菌有益于集中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Mudaliar, S.B., Poojary, S.S., Bharath Prasad, A.S. et al. Probiotics and Paraprobiotics: Effects on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nd Their Consequent Potential in Neuropsychiatric Therapy[J]. Probiotics & Antimicro. Prot. (2024).
[2] Gangadhar B , Harvey B H ,et al.Clinician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with nutraceuticals and phytoceuticals: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WFSBP) and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Taskforce.
[3]李希,陈向坚,陈竞建,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特点及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4,36(03):313-316.
[4] Wang LJ, Yang CY, Kuo HC, Chou WJ, Tsai CS, Lee SY. Effect of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ut Microbiota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J Pers Med. 2022;7;12(2):22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