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论文精选|中国城市地区非孕期妇女贫血的患病率研究

来源 2024-05-14 18:01:22 医疗资讯

2024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美年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共同在著名期刊"China CDC Weekly"上发表了题为"Variations i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of Varying Severity Among Urban Non-Pregnant Women-China, 2021"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城市地区非孕期妇女贫血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并评价贫血患病率的社会经济差异。

图片

1 贫血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贫血是全球第三大致残原因。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贫血的影响。在中国,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孕期和育龄妇女贫血上,对其他女性群体如老年女性关注不足,且缺乏对所有年龄组非孕期妇女的全面数据。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城市地区非孕期妇女贫血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并分析贫血患病率的社会经济差异。

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美年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34,533名18岁及以上的非孕期妇女。符合条件的女性平均年龄为48.4岁(标准差=14.5),其中46.98%的人年龄在50岁及以上。

研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15岁及以上非孕妇女的贫血定义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0 g/L,其中110.0至119.0 g/L为轻度贫血、80.0至109.0 g/L为中度贫血、低于80.0 g/L为重度贫血。

2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地区18岁及以上的非孕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为14.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属于轻度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在特定人群中,如18至49岁的非孕期妇女,有9个省份的贫血患病率超过20%,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中度公共卫生问题的标准。

图片

Figure.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mong non-pregnant women in urban China, standardized by age, 2021. (A) Anemia among all women; (B) Anemia among women aged 18–49; (C) Anemia among women aged 50 and over.

此外,中度至重度贫血的发生率为5.7%。此前的研究表明,城市女性的贫血患病率低于农村女性,这表明在全国范围内非期孕妇女的贫血负担可能更为严重。

3 研究结果显示,贫血患病率在年龄、体质指数(BMI)、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状态等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

非孕期妇女的贫血患病率随年龄变化而不同,40至49岁年龄组的风险最高,其次是70岁及以上年龄组,然后是30至39岁年龄组。这些发现表明,育龄妇女对贫血尤为敏感。40至49岁妇女贫血风险增加可能与围绝经期常见的月经过多有关,而70岁及以上妇女风险增加可能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慢性疾病和炎症有关。

中国中部、东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非孕期妇女的贫血患病率高于东北地区。此外,50岁及以上人群中,西南地区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东北地区,强调了这些地区贫血的重要影响。地区差异可能受到当地特征、饮食习惯、慢性疾病流行程度及现有健康干预措施的影响。

体重过轻与贫血风险增加有关,而超重或肥胖似乎对贫血具有保护作用。这一趋势与既往研究相符,可能与超重和肥胖妇女易摄入高能量饮食从而获得充足的铁元素有关。既往研究对经济状况与贫血之间的关联报告不一。本研究显示,居住在GDP最低地区的妇女患重度贫血的风险更高。

综上,贫血是中国城市地区所有年龄组非孕期妇女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干预策略应聚焦于高风险群体,尤其是贫血患病率超过20%的9个省份应优先考虑。开展全国性的病因学调查对制定有针对性的贫血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Citation:

Xiaoxi Liu,Bo Wang,Sailimai Man, et al.

China CDC Weekly

DOI:10.46234/ccdcw2024.036

Tags: 论文精选|中国城市地区非孕期妇女贫血的患病率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