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lin Rheumatol:EBV感染状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时间的影响

来源 2024-05-14 15:01:29 医疗资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遗传、环境和病毒因素。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病毒,其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先前的研究表明,EBV感染与SLE的活动性有显著关联,但这种关联如何影响SLE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EBV感染状态对SLE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的影响,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见解。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根据EBV感染状态分为两组:裂解感染组(VCAIgMEAIgM阳性或EBVDNA拷贝数≥50 IU/mL)和潜伏感染组(EBNA-IgGVCAIgG阳性,并且VCAIgMEAIgM均为阴性,EBVDNA拷贝数<50 IU/mL)。使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评估疾病活动程度。疾病缓解的终点定义为SLEDAI-2K分数较基线下降≥1级或≥4分。此外,研究还应用倾向得分加权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EBV感染状态与疾病缓解之间的关联。

结果显示,共有217SLE患者参与研究,其中75名属于EBV裂解感染组,142名属于潜伏感染组。裂解感染组的SLEDAI-2K评分显著高于潜伏感染组(中位数10.00 vs. 8.00Z = 3.96P < 0.001),表明裂解感染组的疾病活动性更高。在疾病缓解方面,与潜伏感染组相比,裂解感染组的缓解概率显著降低(风险比0.3095%置信区间0.19-0.49P < 0.001),表明裂解感染的EBV患者疾病缓解时间更长。

不同EBV感染状态达到疾病缓解的生存分析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中EBV裂解感染与更高的疾病活动性和缓解时间的延长有关。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EBV感染状态对SLE疾病进程的重要影响,提示未来治疗SLE时,考虑EBV感染的管理可能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statu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Rheumatol. 2024 May;43(5):1521-1530. doi: 10.1007/s10067-024-06917-4. Epub 2024 Mar 20. PMID: 38509241.

Tags: Clin Rheumatol:EBV感染状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时间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