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遗传、环境和病毒因素。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病毒,其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先前的研究表明,EBV感染与SLE的活动性有显著关联,但这种关联如何影响SLE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EBV感染状态对SLE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的影响,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见解。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根据EBV感染状态分为两组:裂解感染组(VCAIgM或EAIgM阳性或EBVDNA拷贝数≥50 IU/mL)和潜伏感染组(EBNA-IgG或VCAIgG阳性,并且VCAIgM和EAIgM均为阴性,EBVDNA拷贝数<50 IU/mL)。使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评估疾病活动程度。疾病缓解的终点定义为SLEDAI-2K分数较基线下降≥1级或≥4分。此外,研究还应用倾向得分加权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EBV感染状态与疾病缓解之间的关联。
结果显示,共有217名SLE患者参与研究,其中75名属于EBV裂解感染组,142名属于潜伏感染组。裂解感染组的SLEDAI-2K评分显著高于潜伏感染组(中位数10.00 vs. 8.00,Z = 3.96,P < 0.001),表明裂解感染组的疾病活动性更高。在疾病缓解方面,与潜伏感染组相比,裂解感染组的缓解概率显著降低(风险比0.30,95%置信区间0.19-0.49,P < 0.001),表明裂解感染的EBV患者疾病缓解时间更长。
不同EBV感染状态达到疾病缓解的生存分析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中EBV裂解感染与更高的疾病活动性和缓解时间的延长有关。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EBV感染状态对SLE疾病进程的重要影响,提示未来治疗SLE时,考虑EBV感染的管理可能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statu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Rheumatol. 2024 May;43(5):1521-1530. doi: 10.1007/s10067-024-06917-4. Epub 2024 Mar 20. PMID: 3850924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