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来源 2024-05-10 06:03:28 医疗资讯

淋巴细胞(lymphocyte,L)是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系干细胞后增殖、分化、发育,进而到人体不同部位分化成熟形成的一个复杂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cellNK细胞)三大类。T细胞和B细胞称免疫活性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NK细胞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就能杀伤某些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方面发挥天然免疫作用。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直接计数比间接计数更有价值。

参考区间 

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 (1.1~32)X109/L,成人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20%~50%。修正:表中28天~<6天中,6天应为6月

图片

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数量受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午后和晚上比早晨高。

1、感染性疾病:典型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某些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的恢复期或慢性期等。其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 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WBC正常或轻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50%~97%),异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在发病4~5 天出现,7~10天达高峰,多数>10%~20%,1~2个月后恢复。

2、血液病: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淋巴肉瘤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3、组织移植术后:排斥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可作为监测组织或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指标之一。

4、药物:阿司匹林、氟呱呢醇、铅、左旋多巴、苯妥英等。

淋巴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除一些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外,凡是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

2、HIV感染:可选择性地破坏CD4+细胞,导致CD4+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倒置。

3、结核病:早期淋巴细胞减少,伴CD4+细胞明显减少。若治疗有效,淋巴细胞可正常。

4、药物治疗:烷化剂(环磷酷胺等)可引起白细胞明显减少,伴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停止治疗后,淋巴细胞减少可持续数年。门冬酷胺酶、苯丁酸氮芥、可的松、肾上腺素、尼克酸、氮芥、类固醇等药物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

5、放射治疗:可破坏淋巴细胞,每天低剂量放疗比每周2次大剂量放疗产生的破坏力更强

6、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因机体产生抗淋巴细胞抗体,导致淋巴细胞破坏而减少。其减少的程度与抗体滴度相关

7、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各种类型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营养不良或锌缺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

Tags: 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