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IBD:炎症性肠病患者回肠储袋-肛管术后储袋肿瘤的发生风险分析

来源 2024-02-19 18:39:46 医疗资讯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是需要结肠切除术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标准手术方式。结肠切除术大大降低了癌症的发生风险;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储袋肿瘤形成的风险。储袋肿瘤变包括一系列肿瘤变化,从发育不良到腺癌。2014年荷兰对1200名IBD患者的研究显示IPAA在20多年后1.8%的患者出现肿瘤,1.3%发展为腺癌。英国胃肠病学家建议高危患者(存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既往结直肠肿瘤、萎缩性黏膜炎和难治性储袋炎)的IBD患者每年监测一次储袋镜检查,而对低风险患者的建议是每5次进行一次储袋镜检查。在本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确定IPAA术后储袋肿瘤的潜在相关风险因素。

为此,研究人员收集了1981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美国所有大型三级中心中接受 IPAA 并随后进行袋镜检查的患者。并提取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内窥镜和组织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本项研究共纳入了1319名患者(43.9%为女性)。大多数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95.2%)。在1319例患者中,10例(0.8%)在 IPAA 后出现肿瘤。4例出现储袋瘤,5例出现直肠癌变,1 例患者出现储袋袖套肿瘤。肿瘤类型包括低度异型增生(n = 7)、高级别异型增生(n = 1)、结直肠癌(n = 1)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n = 1)。IPAA 时存在广泛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直肠发育不良的患者出现储袋肿瘤的变风险增加明显。

本项研究证实在接受IPAA治疗的IBD患者中,储袋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IPAA之前存在广泛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会显著增加储袋瘤变的风险。

原始出处:

Siri A Urquhart, et al. The Incidence of Pouch Neoplasia Following 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Volume 30, Issue 2, February 2024, Pages 183–189, https://doi.org/10.1093/ibd/izad021

Tags: IBD:炎症性肠病患者回肠储袋-肛管术后储袋肿瘤的发生风险分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