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加重率高、致死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已达2.9亿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居首位。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持续增长、老龄化、城市化不断加速,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比例持续上升,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将日益严峻。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变化尤其是性别、年龄分层变化是决策者合理制订防控政策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尚缺乏此方面相关数据。
01 研究方法
检索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使用基于GBD 2019数据库可公开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以及对应的年龄标准化(简称标化)率来量化心血管疾病的疾病流行情况,使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量化疾病负担情况,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02 研究结果
2.1 心血管疾病总体流行情况
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增长了93.75%、99.75%、57.39%。
1990—2019年,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男性的变化幅度较大,除2005—2006年外,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标化患病率总体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的标化患病率高于男性;从标化死亡率来看,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男性的标化死亡率要高于女性(图1~3)。
从年龄分布上看,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病率随着年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9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值。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趋势与总体趋势相似;在45~49岁年龄组之前,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当,女性在45~79岁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在75~79岁的发病率大致高于女性;患病率随着年龄升高也呈上升趋势,但女性高于男性。从不同性别的死亡率上看,在45~49岁年龄组之后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的死亡率在各个年龄段上均高于女性(图4~6)。
2.2 心血管疾病负担情况
1990—2019年男性YLL率、YLD率、DALY率增长了36.99%、102.42%、40.78%,女性增长了2.79%、107.13%、11.50%。从2019年数据来看,中国总人群心血管疾病的YLL率、YLD率、DALY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尚无拐点出现。
从年龄分布来看,2019年YLL率、YLD率和DALY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普遍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无明显拐点。男性YLL率从25~29岁年龄组起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并远高过女性,女性YLD率在55~59岁年龄组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并远高过男性;男性DALY率也在25~29岁年龄组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并远高过女性(图7~9)。
2.3 与全球相关数据比较
2.3.1 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
1990—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及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中国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仍有所增加,标化死亡率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全球范围(图10~12)。
2.3.2 心血管疾病负担情况:
从全球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标化YLL率、标化DALY率虽同全球一样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且标化YLD率逐年增加(图13~15)。
2.3.3 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1990—2019年,吸烟、吸二手烟、饮酒、体力活动少、高空腹血糖、高收缩压、高BMI、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高收缩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因素。此外,在2011年以前,吸烟是造成心血管疾胆固醇病死亡的第二因素,在2011年以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为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二因素(图16)。
进一步分析1990—2019年全球数据发现,1990—2019年吸烟、吸二手烟、饮酒、体力活动少、高空腹血糖、高收缩压、高BMI、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高收缩压是造成心血管病死亡的首要因素,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为造成心血管病死亡的第二因素。与全球水平比较,2019年中国吸烟、吸二手烟、饮酒、高收缩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有所增加(图17)。
2.4 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预测
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标化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心血管疾病的标化发病率将达到663.618/10万(表1)。
表1 2020—205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预测(1/10万)
综上所述,1990—2019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较重,在未来50年尚无拐点出现,疾病流行及负担情况均高于全球范围。
本文来源
杨继,张垚,马腾,等. 1990—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2): 233-244,252.
猜你喜欢
- Open Forum Infect Dis:指导志贺氏菌病诊断试验和改善儿科腹泻抗生素管理的临床预测规则
- 桑叶泡水防感冒
- 写15000字or现场跳支舞,高校期末作业不妨款式多样些
- 跳绳减肥效果好 掌握这4个跳绳技巧事半功倍
- World J Pediatr:孕前和产前接触二手烟和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国的一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
- 急性肠胃炎会出现的危害及相对应的治疗
- Clin Transl Allergy:过敏季节来临前使用Omalizumab治疗季节过敏性鼻炎是否有效?
- 如何去除口臭,这五个方法巧妙去除不尴尬
- 因为无糖,所以畅饮?无糖饮料更健康?
- JACC Heart Fail:左心室辅助装置中直接口服抗凝剂阿哌沙班的血液相容性评估:DOAC LVAD 研究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