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日,一位江苏产妇随手拍下产床的抓痕发在网上,仅10秒的视频,近20万妈妈留言,诉说生产的不易。
《生命时报》曾报道过,如果将痛感形象化,生孩子前的阵痛相当于折断20根骨头、生生切开8层皮肤。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价,分娩痛可以达到9分到10分。
国家卫健委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组长米卫东表示,试点医院无痛分娩普及率从2017年的27.5%提升到了2020年的53.2%,但较发达国家分娩镇痛普及率(80%~90%相比仍有距离,全国平均普及率仅达到30%。)
那么,为什么分娩镇痛普及率不高?
1、产妇及家属的观念
无痛分娩的选择,体现了女性身体的自主权。但困境在于,不是所有的产妇都能自己决定用不用无痛,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共情她们对疼痛的感受。
有部分医院的无痛分娩需要产妇的家人来签字同意,也有产妇只能听从家人劝阻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许多人担心无痛分娩的副作用,这或许出于不科学的想象,或许是根深蒂固地认为“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忍就过去了”。
根据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有36%的人不了解或只是听说过无痛分娩。大家对无痛分娩的副作用有过度的担忧:
21%认为打无痛会影响胎儿健康和成长发育,还有21%觉得打无痛可能给孕妇留下后遗症,而这两种认识都不是事实。
分娩镇痛使用的麻醉用药量相当于剖宫产的十分之一,并且分娩镇痛药物不入血,不会透过胎盘到孩子身上。因此分娩镇痛要比自然分娩、剖宫产更加安全。
2、麻醉医生人员紧缺
在大部分公立医院,麻醉科医生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下班,但不是所有的分娩都在白天。
即便产妇运气好在白天分娩,也没人能保证麻醉师随叫随到。其原因在于,公立医院的麻醉科医生需要配合全院手术进行麻醉工作,即便是在无痛分娩试点医院,也只有20%专职负责无痛分娩。
虽然中国目前是麻醉医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平均下来,每10万人只有6.7位麻醉医生,在全球只是中等收入国家水平(6.89位),比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都要低。
最近几年,中国的麻醉医生数量是在增加的,但是在全部执业医生中的比例少得可怜,一直在2.5%及以下。
近年来,专科护士制度受到广泛关注,麻醉专科护士完全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加大麻醉医师培养力度的同时,让更多麻醉专科护士从事分娩镇痛工作,形成分层人才梯队,才能在现有条件下化解麻醉人才紧缺难题。
3、分娩镇痛的费用问题
另一方面,费用问题也成为一部分产妇或其家属拒绝分娩镇痛的理由。
以北京提供无痛分娩的一部分公立医院为例,价格是在1000元至2600元之间,公立医院国际部会更贵些,需要5200元。
虽然许多地区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但是,纳入的方式也会出一些问题。
比如,广州市一家医院曾算过一笔细账,开展一次无痛分娩需要2000元左右,700-800元可以通过麻醉等方式进行医保报销,还有1200多元需要医院补贴,做一例亏一例。
分娩镇痛在药品、耗材、人力等方面的投入,比其他分娩收费项目都要大得多,利润微薄甚至还可能亏损。在打包纳入医保的背景下,医院更愿意从事比较赚钱的项目,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开展分娩镇痛医疗服务。
经验证明,分娩镇痛不仅要纳入医保,而且要单独纳入。只有单独纳入医保,医保才能起到为分娩镇痛精准减负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李银河曾说: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希望每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都享受到应有的尊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