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笔记】ALK相关胃肠间质瘤

来源 2023-10-07 11:17:43 医疗资讯

内容摘要

 一、ALK蛋白免疫组化阳性GIST

病例1

患者男性,37岁,腹胀10天就诊。

CT示右上腹腔的巨大不规则肿块。

术中肿瘤大小18x17x8cm。

图片

巨检:部分区呈多房囊性伴出血、坏死。

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上皮样形态,核分裂>5/5 mm2。

图片

A:巨检;

B-C:HE; 

D-H: IHC依次为CD117、DOG-1、SDHB、SMA和Ki67.

基因检测:

Sanger sequencing PDGFRA基因18外显子c.2525A>T,p.D842V点突变。

图片

A:IHC ALK D5F3

B:IHC ALK 1A4

C:ARMS-PCR ALK-

D:FISH ALK-

病理诊断:

胃肠间质瘤,高危,PDGFRA基因D842V突变伴ALK免疫组化阳性。

预后:术后6月复发

病例2

患者男,38岁,外院体检发现胃小弯占位。

我院超声内镜显示,胃体前壁小弯侧隆起处,见腹腔低回声占位,大小90x74mm,内部混合回声,见丰富血管,局部与肝脏分界欠清。行肿块FNA穿刺并送病理检测。

图片

图片

基因检测:

正向: 842位GAC (Asp) 突变为TAC(Tyr)

反向: 842位GAC (Asp)突变为TAC(Tyr)

图片

病理诊断:

腹腔FNA穿刺:胃肠间质瘤,PDGFRA基因D842Y(GAC to TAc)突变伴ALK免疫组化阳性。

随访:活检后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二、ALK基因突变GIST

病例1

患者男性13岁。

主诉:疲劳伴间歇性腹痛1个月。

图片

胃窦肿块,大小40x33 mm2

图片

胃窦肿块,内镜大小26x40 mm2,表面见溃疡

病理诊断:

胃肠间质瘤,大小4.8cm,核分裂>10/5 mm2,NIH评估高危

基因检测:

ALK:1号外显子357 G>T,p.119 E>D

TSC1:18号外显子2281T>C,p.761>H

图片

预后:

术后3月随访,未见疾病进展。

作者提示当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时,可考虑推荐ALK抑制剂治疗。

小结:

  • 目前文献报道ALK基因突变GIST仅2例。

  • 均为KIT及PDGFRA基因野生型

  • 其中1例儿童患者有完整临床信息,ALK免疫组化阴性。

  • 手术后仅随访3月,暂未行ALK抑制剂。

 三、ALK基因易位GIST

病例1

患者男性,79岁。

有听神经瘤、心肌淀粉样变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椎间盘退行性变伴腰椎神经根受压和椎管狭窄病史。

因后背疼痛行MRI检查,偶见盆腔9cm肿物。

剖腹探查,可见与小肠相连的较大肿物,可活动,手术切除。切除标本附部分小肠,肿物9.5cm,棕褐色。

组织学特征:

细胞核轻度异型,见小核仁,胞质嗜酸性,罕见核分裂(核分裂计数最高为1个/5mm2)。

免疫组化检测:

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KIT、DOG1,而SMA、desmin、S100均为阴性。

病理诊断:

GIST,NIH评估高危。

基因检测:

KIT、PDGFRA、BRAF、SDHx均无异常。

PPP1R21基因中7号内含子、ALK基因中19号内含子相关的重排。

免疫组化:

ALK阳性。

图片

(A)本例肿物组织学表现,低倍镜下累及小肠的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

(B)中高倍,该肿瘤为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可见小核仁,胞质嗜酸性;

免疫组化该肿瘤弥漫阳性表达KIT (C)、DOG1(D图左侧)、ALK(D图右侧)。

预后:

本例患者术后8个月时,腹腔、盆腔CT扫描未见肿物复发迹象如本例患者出现转移,应用ALK激酶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是合理的。

病例2

患者女性,33岁,孕妇。

外院体检发现腹腔占位,最大径20.5cm。

图片

图片

图片

初始诊断:

(腹膜后及部分胃)胃肠间质瘤,梭形细胞型,细胞丰富,中度异型,核分裂2/50HPF,可见肌层浸润、古钱币结构及坏死,形态学符合中度恶性胃肠间质瘤。

基因检测:

C-KIT基因9、11、13、17外显子无突变。

PDGFRA基因12、18外显子无突变。

NGS检测 (DNA及RNA测序) CDC42BPB exon24-ALK exon20融合。

免疫组化及FISH验证:

图片

追加诊断:

(腹膜后及部分胃)胃肠间质瘤,梭形细胞型,细胞复发,中-重度异型,核分裂2/50HPF,可见肌层浸润及坏死,形态学符合中度恶性胃肠间质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分子检测结果为ALK易位胃肠间质瘤。

治疗及随访:

术后3月伊马替尼400mg治疗,术后1年未见复发。

如患者出现转移,建议应用ALK激酶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

病例3

病史:

患者女性,32岁,因腹痛入院。

外院内镜显示黏膜下隆起,考虑间质瘤。

外院CT示肿瘤大小2.6x3.5cm。

外院腹腔镜手术。

巨检:胃壁下结节,大小5.5x3.5x3.5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中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外院NGS检测结果:

EML4-ALK (E18-A20)

我院会诊:

(胃壁肿瘤)胃肠间质瘤,梭形细胞型,核分裂10/50HPF,NIH评估高危,形态学评估恶性潜能未定/低度恶性,结合分子检测结果,符合伴有ALK基因易位的胃肠间质瘤。

随访:

术后未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转移。

小结:

  • 目前文献报道及我们的病例,ALK基因易位GIST 3例。

  • 均为KITPDGFRA基因野生型。

  • 其中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免疫组化ALK均阳性。

  • NGS检测均存在ALK基因易位,伴侣基因分别为PPP1R21、CDC42BPBEML4

  • 手术后1例行伊马替尼治疗,2例无治疗,均未行ALK抑制剂,随访8-12月均未见进展。

 汇总

图片

Tags: 【衡道丨笔记】ALK相关胃肠间质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