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术语 定义
- 急性胰腺炎合并邻近区域或远隔脏器的不同程度受累
- 最佳诊断线索
- 胰腺增大、水肿,伴胰周脂肪模糊、积液
- 2012年修订版Atlanta(亚特兰大)分类用于急性胰腺炎标准化命名
- 急性胰腺炎两种基本类型
- 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占70%~80%)
- 胰腺增大、水肿,正常脂肪小叶消失
- 胰周脂肪模糊、水肿、积液(积液最常见于小网膜囊、肾旁前间隙、结肠旁沟)
- 通常胰腺整体弥漫性水肿,罕见局灶性或仅累及胰腺一部分
- 胰腺强化正常,无坏死
- 胰腺表现正常不能排除胰腺炎:轻度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脂肪酶轻微升高,影像表现可正常
- 坏死性胰腺炎(占20%~30%):实质坏死区无强化或极低强化(通常<30HU)
- 胰周积液、炎症程度较水肿性胰腺炎重
- 为了评估患者预后需鉴别坏死是否>30%
- 发病初始可以无坏死,可于症状出现3天后进展为坏死
- 早期CT会低估或漏诊坏死
- 修订版Atlanta分类系统描述了坏死性胰腺炎的三种亚型
- 单独胰腺实质坏死占5%
- 胰腺实质及胰周坏死占75%
- 单独胰周坏死占20%(渗出性胰腺炎)
- 并发症
- 感染性胰腺坏死
- 意味着胰腺实质的双重感染,预后很差
- 未行侵人性操作时,胰床出现异常气体影,即可诊断感染性坏死
- 炎症程度更重,但无其他特殊征象
- 影像学无确切征象时,可能需要穿刺培养
- 中央坏死(胰管中断综合征)
- 坏死区位于胰腺或胰管中央区,位于头、尾部的上、下游胰腺及胰管正常
- 坏死区胰液不断漏出,形成胰液积聚
- 胰液积聚需行内引流或手术治疗(通常为远端胰腺切除术)
- 胰周(外)脂肪坏死
- 胰酶漏出到胰周软组织导致脂肪坏死
- 通常呈不均匀低密度,含液体及实性成分,也可表现为结节样、肿块样,形似肿瘤
- 最常见于胰腺周围、肠系膜前部、肾旁前间隙
- 预后较胰腺实质坏死好,但较水肿性胰腺炎差
- 假性动脉瘤
- 起源于动脉向外突出的小的对比剂充盈区±邻近血肿(漏出或血管破裂形成)
- 最常见的部位为脾动脉(50%)、胃十二指肠动脉(20%)、胰十二指肠动脉(10%),但任何动脉均可受累
- 胰床区不明原因出血时应积极、仔细探查假性动脉瘤
- 静脉血栓形成
- 可能由于炎症反应或胰酶对血管内膜的直接损伤,或邻近液体积聚占位效应引起
- 脾静脉最常见,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也可受累
- 液体积聚
-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积液出现在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
- 均匀(单纯),无分房液体密度区,其内无碎片或出血
- 假性囊肿: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后液体积聚超过4周
- 分房状积液,边界清晰,囊壁肉芽组织明显强化,通常见于小网膜囊或肾旁间隙
- 单纯液体积聚,内无碎片或出血
- 急性坏死性液体积聚:积液出现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4周后
- 单房,内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及血液成分
- 胰腺正常强化,发现内含碎片及实性成分的急性复杂性积液,提示为胰外的坏死所致
- 包裹性坏死: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多房性积液持续4周以上
- 积液密度不均,囊壁边界清晰,内含坏死组织碎片和(或)血液成分
- “胰腺脓肿”:修订版Atlanta分类不再使用这一术语
- “出血性胰腺炎”:修订版Atlanta分类不含该术语
- 胰周积液中常出现少量出血,对疾病严重程度无直接影响
- 由于水肿,胰腺增大,T2WI上信号增高,T1WI上信号减低
- T2WI压脂对于显示水肿及肤周积液非常重要
- 增强T1WI图像类似于增强CT,可发现胰腺坏死及无强化区
- T2WI在区分单纯液体积聚及含坏死组织的液体积聚方面较CT更具优势
- MRCP可评估胰管的完整性,尤其适用于怀疑胰腺中央坏死者
- 可显示积液与胰管是否相通
- 可发现易引发胰腺炎的胰腺先天变异,如胰腺分裂症
- 发现可致胰腺炎的胆结石或其他胆系病变的敏感度高
- 急性胰腺炎可能伴有弥散受限(ADC值较正常胰腺低)
- 胰腺体积增大,呈弥漫低回声,胰周模糊、积液
- 轻微患者胰腺可表现正常
- 超声可进行即刻检查,发现胆结石
- 平片
- 邻近炎症造成局部肠梗阻征象,如十二指肠扩张及哨兵袢征(小肠轻度扩张、积液±气液平面)
- 结肠截断征:功能性结肠痉挛(胰腺炎波及邻近降结肠所致)导致横结肠明显扩张积气,而远端脾曲无气体影
- 最佳影像方案
- 双期增强CT(动脉期及静脉期)为最佳初筛手段
- MR及MRCP有助于评估胰管或胰周积液的成分分析
- 不均匀、低强化肿块,伴上游胰管的突然截断及上游胰腺萎缩
- 约5%的胰腺癌患者可表现为胰腺炎征象
- 局灶性胰腺炎可呈肿块样,误认为恶性肿瘤
- 出现胰管扩张或胆道梗阻时,需积极深入探查潜在肿瘤
- 胰腺癌易向后浸润,累及后腹膜腔,与胰腺炎不同,胰腺炎多累及前部或侧部
- 通常还有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包绕血管、转移(最常见于肝)等
- 可出现肾旁前间隙内脂肪层模糊、积液,类似胰腺炎
- 受邻近炎症影响,胰头可水肿
- 炎症首先集中在十二指肠周围,而非胰腺(冠状位重建显示更明显)
- <50%的患者可见肠外气体影或对比剂外渗
- 休克综合征包括胰周脂肪层浸润及胰腺水肿(类似胰腺炎)
- 通常伴有低血压或休克的其他影像征象,如休克肠
- 休克复苏后症状很快消失
- 淋巴瘤可罕见地表现为弥漫浸润,胰腺增大,表面上类似胰腺炎
- 通常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累及胰腺时可呈肿块样
- 胰管、胆管不宽
- 可包绕血管,但管腔不会变窄或阻塞
- 病因
- 饮酒(35%)、胆道结石(~40%)占绝大部分
- 较大结石嵌顿在Oddi括约肌时更易引起胰腺炎
- 有长期饮酒史者较多见,也可见于一次大量饮酒者
- 也可见其他病因,如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创伤、药物、解剖变异(如胰腺分裂、环状胰腺)、肿瘤(如胰腺癌,IPMN)、医源性(如ERCP术后)
- 1/3的胰腺炎患者无明确病因
- 有的理论将其归因为微小的胆道结石
- 急性胰腺炎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清,病因不同,机制各有差异
- 可能的机制有:胰酶、胆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胰管,壶腹部阻塞致胰管压力增高,细胞内外自平衡因子的激活
- 胰酶激活,释放到邻近组织可造成炎症及自身消化损伤胰腺
- 急性胰腺炎分两期:早期、后期
- 早期1周后结束,特征表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后期(仅见于重症患者)指发病1周后,典型表现为局部并发症或持续的全身炎症反应
- 遗传学
- 遗传性胰腺炎伴有数种基因突变(PRSS1、CFTR等)
- 1990年BalthazarCT严重指数(最高10分)
- A:胰腺正常(0分)
- B:胰腺增大(1分)
- C:胰周脂肪间隙模糊和水肿(2分)
- D:单一胰周积液(3分)
- E:≥2处胰周积液或有气体(4分)
- 胰腺坏死:无(0分),≤30%(2分),31%~50%(4分),>50%(6分)
- 轻度胰腺炎:0~3分
- 中度胰腺炎:4~7分
- 重度胰腺炎:7~10分
- 2004年修订版CT严重指数
- 胰腺正常(0分)
- 胰腺水肿及炎症改变(2分)
- 胰腺或胰周液体积聚,或胰周脂肪坏死(4分)
- 胰腺坏死:无(0分),≤30%(2分),>30%(4分)
- 胰外并发症(胸水、腹水、血管并发症等):2分
- 最常见体征/症状
- 急性上腹痛,常放射至背部
- 腹部压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
- 仰卧位时症状加重
- 坏死性胰腺炎出现发热或败血症时应注意感染性坏死
- 坏死性胰腺炎体格检查发现(±出血)
- Grey Turner征:腰部皮肤变蓝
- Cullen征:脐周皮肤变蓝
- 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需满足以下三条特征中的两条
- 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
- 典型临床病史
- 典型影像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脂肪酶敏感度、特异度较淀粉酶高
- ALT升高提示病因来自胆道(多为胆结石)
- 年龄
-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不同病因好发年龄不同,最常见于中青年
- 性别
- 男>女(男性多因饮酒,女性多因胆结石诱发)
- 流行病学
- 美国发病率:0.005%0.01%
- 美国每年有300000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 美国:酒精性胰腺炎多见于城市医院及退伍军人医院,胆源性胰腺炎多见于郊区及偏远地区
- 预后
- 总致死率:1%~3%,间质水肿性胰腺炎预后好
- 合并并发症预后差: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率为25%,合并感染性坏死,死亡率约为30%(即使行清创术)
- 早期致死多由于多器官衰竭,后期多由于感染
- 液体积聚的自然演变
-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多在发病初48小时内出现,50%于2~4周内自然吸收
- 10%~20%的患者可出现假性囊肿,其中60%的假性囊肿与胰管相通
- 50%的假性囊肿无症状,可自然吸收
- 只有25%的假性囊肿有症状,多由于感染、占位效应、疼痛、幽门梗阻等
- 初治较保守,包括补液,镇痛,禁食,营养支持直至能经口进食,抗生素(只有怀疑感染时使用)
- 疑诊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有胆管炎或胆道梗阻时早期行ERCP或括约肌切开术
- 大多数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保守治疗即可痊愈
- 严重的伴坏死的胰腺炎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风险大,需加强护理
- 感染性胰腺坏死需要手术清创(坏死组织清除术),手术多延迟至发病4周后积液包裹后进行
- 疑诊感染但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影像引导细针抽吸活检可区分无菌坏死或感染性坏死
- 无症状液体积聚不需介人治疗(引流、抽吸或手术)
- 有症状液体积聚(由于占位效应、感染、疼痛等)需要引流,包裹性坏死需大孔径导管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术(由于组织碎片或实性成分),而单纯液体积聚可用标准孔径导管引流
- 血管内介人栓塞术用于假性动脉瘤;抗凝剂用于治疗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 鉴别胰腺炎及其他邻近组织的炎症,如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
- 胰管阻塞或向后浸润后腹膜腔提示潜在肿瘤性病变,而不是急性胰腺炎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