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部分COVID-19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和头痛等症状,但也有很多患者可能一直没有明显症状,这些无症状患者占比较大,而且不易发现。从2020年初大流行至今,SARS-CoV-2已经产生了许多突变株,包括被WHO特别关注的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Omicron。2022年1月开始,Omicron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2022年6月开始,Omicron亚型BA.4、BA.5开始崛起,现阶段BA.5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株。
现有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原始毒株,Omicron中基因组有60多个替换/缺失/插入突变,其中15个突变位于受体结合域(RBD),这些突变使Omicron的传播性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
一个人在感染SARS-CoV-2后,会迅速产生中和抗体,通过干扰病毒与细胞的ACE2受体的结合,阻止病毒入侵细胞。因此,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不被再次感染。换句话说,中和抗体是免疫保护的关键因素。
然而,中和抗体水平可能受到年龄和感染后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而且,中和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其保护作用也会随之减弱。当中和抗体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再次感染。为了保持有效的中和抗体水平,接种疫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一般人群来说,建议接种第三针甚至第四针加强针。
但对于曾经感染过SARS-CoV-2的人来说,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疫苗接种策略,而且这些策略有较大差异。例如,中国建议患者在感染6个月后接种一剂疫苗,而美国建议在感染后3个月后接种下一剂疫苗。
对于感染后恢复的患者,何时以及如何接种疫苗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对自然感染后的抗体动力学和免疫保护进行研究。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余宏杰团队在预印本medRxiv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neutralizing antibody dynamics against SARS-CoV-2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系统性收集了自然感染SARS-CoV-2的人群的中和抗体的随时间动态变化数据,包括有症状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了自然感染诱导的SARS-CoV-2原始株中和抗体动态全面图谱,并比较了原始株和突变株的动态变化规律,证明了自然感染提供的对奥密克戎BA.5亚型的保护概率有限(不足50%),无论是有症状感染者还是无症状感染者,都需要及时接种疫苗。

目前,定量、全面总结COVID-19恢复期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水平的长期动态的文献较少,无论是针对原始株还是其他突变株。
研究团队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Europe PMC上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2日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共确定了4550篇研究论文,其中1966篇为同行评议论文,2584篇发表在预印本上。在筛选标题、摘要和全文后,纳入了50项有评估自然感染史的患者中和抗体的研究,共包含2726名个体和5783个样本。研究团队还使用改良的标准化评分系统评估这些研究的质量,50项研究中有18项被评为A级,30项被评为B级,2项被评为C级,A级和B级的48项研究(包含2726人,5670个样本)纳入最终分析。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这48项研究的中和抗体的动态模式,探讨了影响抗体水平的潜在因素。
在这48项研究中,感染原始株的比例最多(47项研究,5670个样本中的5546个),其次是感染Alpha(2项研究,5670个样本中110个)和感染Omicron亚型BA.2(1项研究,5670个样本中的14个)。活病毒中和试验最为常见(48项研究中有27项),其次是慢病毒载体假病毒中和试验(48项研究中有15项)和vsv载体假病毒中和试验(48项研究中有6项)。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感染者是有症状的(92.2%),无症状比例较低。
整体来看,这些感染者在发病或确诊后第27天体内中和抗体水平达到峰值(中和抗体滴度217.4),发病或确诊后第467天降至对原始株的保护阈值(中和抗体滴度19)以下,但始终低于对Omicron亚型BA.5的保护阈值(中和抗体滴度266)。

从有症状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动态变化来看,有症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在发病后第26天左右达到峰值(中和抗体滴度250.8),随后开始下降。

无症状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始终低于有症状感染者。在整个随访期间,有症状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在463天和171天降至对原始株的保护阈值(中和抗体滴度19)以下,但均低于Omicron亚型BA.5的保护阈值(中和抗体滴度266)。

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和抗体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5岁组、15-60岁组,以及>60岁组的中和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47.9、137.6和209.2。在不同临床结果中,轻症患者中和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但低于重症患者。


该研究还显示,感染Alpha突变株的患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在出现症状后33天左右达到峰值,而感染原始株的患者的中抗体水平在28天左右达到峰值。在接下来的90天里,中和抗体直在下降,在出现症状出现后第122天,感染Alpha突变株的患者的中和抗体水平仍高于原始株。感染Omicron亚型BA.2的患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在第39天达到峰值,比感染原始株晚10天,随后呈下降趋势。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发现,中和抗体水平在发病或确诊后约27天达到峰值(中和抗体滴度217.4),但中和抗体水平始终低于对Omicron亚型BA.5保护阈值(中和抗体滴度266)。此外,无论是有症状感染还是无症状感染,都不能对Omicron亚型BA.5提供超过50%的保护。该研究还表明,感染后的临床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可能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相关。
论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2.15.22283503v1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