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骨肿瘤“模仿者”
Bone Tumor Mimickers
正常变异
-
红骨髓
-
肱骨假性囊肿
-
股骨Ward三角
-
跟骨假性囊肿
先天性/发育性异常
-
背侧缺损(髌骨)
-
股骨颈滑膜疝(股骨颈疝窝)
-
撕脱性骨皮质不规则或骨皮质硬纤维瘤(股骨后侧)
-
髁上突(肱骨)
-
比目鱼肌线(胫骨)
外伤
-
骨膜下血肿
-
应力性骨折(疲劳骨折)
-
骨化性肌炎
代谢性/关节炎性疾病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
-
肢骨纹状肥大(蜡油样骨病)
-
骨坏死
-
Paget病
-
钙化性肌腱炎(再吸收期)
-
软骨下囊肿
骨髓炎
-
Brodie脓肿
医源性
-
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
-
骨髓活检
-
假体磨屑病
-
放疗后改变
-
造影剂渗漏
技术性伪影
-
肱骨头(内旋位)
-
桡骨粗隆(侧位)
-
MRI卷褶(混叠)伪影
-
MRI血管搏动伪影
-
体外物体
骨膜下血肿
-
骨膜的创伤性损伤可导致局部包块的形成,这与骨表面病变类似。
-
骨膜是骨表面一层致密的纤维膜,其为骨骼提供营养,并在发生损伤时为骨的愈合提供框架。
-
骨膜也富含血管并紧密贴附于骨表面。骨膜的损伤可形成骨膜下血肿而将骨膜从骨表面掀起,从而形成局部包块。
-
这些病变通常会自行消退且不出现后遗症,但遗留的骨膜下血肿则会出现骨化。可有以下特点:非侵袭性表现、位于骨膜下、骨化后包含脂肪性骨髓成分。
沿股骨后侧骨皮质的骨膜下血肿。在侧位X线片(a)上,病变(箭)的后缘光滑且无侵袭性,MR T1WI(b)和轴位CT图像(c)显示慢性骨膜下血肿内包含了脂性骨髓信号(箭)及皮质骨(箭头)。
应力性骨折
-
应力性骨折是由于非寻常或重复性应力作用于骨而出现的过劳性损伤。应力性骨折可分为两类:①疲劳骨折,指因过度反复外力作用于正常骨而出现的骨折,如新兵在入伍训练过程中发生的骨折;②不全骨折,指因正常应力作用于病理性薄弱骨而出现的骨折,如骨质疏松、Paget病或纤维结构不良。
-
应力性骨折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跖骨、跗骨和胫骨(胫骨近端后侧),通常有近期体力活动增加的病史。
-
应力性骨折的表现取决于其不同的愈合阶段。早期的应力性骨折在X线片上可能不易被发现而在骨扫描或MRI上则可见。随着骨折的进展,应力性骨折可在X线片上表现出骨膜反应和骨皮质吸收,或许可见到低密度的骨折线,且常垂直于骨皮质。CT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
-
骨膜反应剧烈,可与感染、骨样骨瘤、骨肉瘤或Ewing肉瘤相混淆。骨折线的存在、没有软组织包块和随访过程中出现的愈合证据均有助于鉴别应力性骨折和其他疾病。此外,应力性骨折可累及多个相邻的骨,而原发骨肿瘤很少累及相邻的骨骼,除非已出现广泛转移。
35岁男性,马拉松赛训练中第3跖骨出现应力性骨折,见侵袭性骨膜反应(箭),未见明确的骨折线。
MR STIR序列图像显示第2、3跖骨骨干内的水肿(箭),相邻骨的异常可排除原发骨肿瘤的可能。
22岁空手道教练,胫骨应力性骨折。X线片(a)上可见胫骨干内侧的骨皮质增厚(箭)。冠状(b)及轴位(c)CT图像所见的骨折线样结构与骨样骨瘤的圆形低密度区不同。
应力性骨折(可见骨折线) 。MR T1WI(a) 显示左侧骶骨翼的非特异性低信号区(箭),MR T2WI(b)显示低信号的骨折(箭头),周围见骨髓水肿(箭)。
应力性骨折(愈合期) 。MR T1WI(a) 显示左侧骶骨翼的低信号区(箭) ,其为非特异性表现,需与局灶性肿瘤鉴别。6个月后,左侧骶骨区域(箭) 在T1WI上(b)变为正常脂肪信号,符合应力性骨折愈合的表现。
骨化性肌炎
-
骨化性肌炎是指发生于肌肉的异位骨化,常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出现。据报道,还有其他易感因素包括烧伤、截瘫、手术、创伤性颅脑损伤、血友病、强直性脊柱炎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 。
-
尽管骨化性肌炎被认为是出现在创伤后,但患者常常回忆不出任何以前的创伤史。患者可无症状或出现疼痛、肿胀,偶尔可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大多数病灶起自四肢的大肌肉。
-
骨化性肌炎的表现取决于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最初几周的X线片上很少能见到钙化,但在发生后3~8周则变得明显,常起自外周并向中心发展,呈“分带样”表现。肿块内的矿化从模糊不规则的絮状密度发展为致密的钙化,最终表现为外周的成熟板层骨和中心的骨样基质。
-
MRI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反映其组织学改变。早期病变边缘不清,在T1WI上呈等信号,而在T2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并可见广泛的外周水肿。当外周钙化出现时,MR上可见外周的低信号。成熟病变表现为中心与脂肪等信号且外周低信号(T1WI和T2WI)的边缘清楚的包块,外周没有软组织水肿。
-
早期骨化性肌炎可有强化,而且由于特征性的分带样骨化尚未表现出来,可被误诊为软组织肉瘤。此外,某些病变紧密地贴附在骨皮质表面,偶尔“包绕”骨的全径,从而与骨软骨瘤或骨旁骨肉瘤相混淆。在这种情况下,CT非常有助于显示出介于骨化包块与骨皮质之间的软组织间隙。与骨软骨瘤不同的是,贴附于骨的骨化性肌炎不会出现病变髓腔与宿主骨髓腔相通。
25岁足球运动员右侧内收肌的骨化性肌炎。X线片(a)上可见右耻骨下支外周类圆形高密度灶(箭)。在轴位CT图像(b)上,其具有骨化性肌炎特有的外周带状钙化(箭头)。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