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等4个文件。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从管理对象、场所要求、管理要求、保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晰的执行标准。专家表示,这为切实落实“四早”要求,助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适应病毒传播特点,《指南》明确了哪些内容?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其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的同时,隐匿性更强,传播速度也更快。
“针对一些可能的风险环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制定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4个技术性文件,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到位,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贾晓黎介绍,为适应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指南》首次把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部分独立成文发布,提出了居家隔离的相关要求。
——在管理对象方面,包括了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在社区服务中,提出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中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格外关注;
——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自我管理要求中,明确提出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等;
——在集中隔离后的人员转运中,明确要求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居家隔离地点,并应保障相应的转运车辆及人员,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转运期间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抗击疫情近三年来,我国坚持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针对奥密克戎,今年6月底发布了第九版防控方案,不久前又发布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对九版防控方案部分措施进行了优化完善。
“这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南》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贾晓黎表示,针对有重症倾向的高发人群,有效关注是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和及早救治的关键。《指南》不仅对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加明晰的要求,同时还给居民提供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告知,增加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让老百姓能对自身所处的状态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可以更准确地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落实精准防控要求,阳性人员可以居家隔离吗?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出,指导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落实有关要求,一旦检出阳性,开展传播风险研判并追踪管理相关风险人员,防止疫情外溢;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者仍实行集中隔离。
那么,阳性人员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医院吗?贾晓黎对此表示,即使是无症状感染者,临床上仍有发展为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性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及基础性疾病较多的人群,由专业人员进行精准评估更为重要。包括对于病情的评估,以及对于居家隔离条件和环境的评估等。
“基于现实条件,做到一家一策、或者一人一策的精准评估尚有困难。因此,采取集中隔离措施是对阳性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安全的共同保障。”贾晓黎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11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规定,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期间要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的第1、3、5、7天要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相关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理的有关要求,一旦有阳性检出时要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对同住人员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开展风险研判,追踪管理相关的风险人员。
居家隔离期间,防范气溶胶传播有哪些好办法?
《指南》指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那么,在居家隔离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范气溶胶传播呢?对此,贾晓黎建议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
二是下水管道、烟道防护。如下水管道过于干燥或没有回水弯,可能造成气溶胶随气流沿管路播散,因此,保证回水弯存水是一个有效手段;座便器冲水时要先盖上马桶盖,避免气溶胶飞溅至马桶外;做饭开抽油烟机要及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道气流串流(排烟道如有止回阀,则可以不必开窗);
三是勤打扫。每天对家里进行一次湿式清扫,必要时可进行消毒,尤其是卫生间和厨房;
四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少聚集、喷嚏及咳嗽时遮住口鼻,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室内空间,要坚持戴口罩、常通风、保持安全距离等自我防护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居家隔离人员如何有效防止家人被感染?
常昭瑞强调,根据《指南》要求,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也需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在此期间,居家隔离人员又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防止家人被感染?
贾晓黎表示,建议居家隔离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条件不允许,则建议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进入隔离房间,并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共用。居家隔离人员离开隔离房间时要佩戴口罩,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指南》要求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时,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而非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这是否会增加感染家人的风险?
贾晓黎表示,医用防护口罩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根据我国《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人员适用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
- 上一篇:新疆:稳步有序复工复产
- 下一篇:天冷了,如何吃一顿美味又健康的火锅?
猜你喜欢
- 说癌论道:什么是植物性饮食,为何能降低癌症的风险?
- 郑州大学杨炜静教授/秦志海教授/张振中教授ACS Nano:开发新型STING激活性聚合物纳米载体,助力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
- 寒潮开启“速冻”模式 医学专家:减少户外活动 防止低温烫伤
- 黄金炒饭的做法-家常味烧菜谱
- 烧木耳的做法-家常味烧菜谱
- 宵夜葡萄酒的绝配~培根金针菇卷的作法-其他口味煎菜谱
- Br J Dermatol:米利珠单抗可有效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年患者
- 天热洗脸要有度 小心脸会越洗越油
- Sci Total Environ:近期环境温度和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儿童尿液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相关
- 晚餐热量多减肥不能吃?真正的瘦身晚餐在这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