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01概述
新凝血四项,又称血栓前四项,分为:TAT、PIC、TM、tPAI.C四个检测项目。生理性高凝状态会伴随着孕妈妈们的整个妊娠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状态导致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非妊娠妇女凝血项目参考区间不适用于孕产妇,可能影响妊娠期疾病的准确诊断。为了降低产前和产后的出血风险,并在怀孕和分娩期间维持胎盘功能,TAT、PIC、TM、tPAI.C成为检测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的新指标。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凝血酶生成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TAT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Ⅲ(ATⅢ)1: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作为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直接证实凝血系统的活化,反映凝血酶水平,是凝血系统激活的标志物。其半衰期为3~15min。
临床意义
①TAT持续升高,提示凝血酶显著增加、高凝状态、血栓高负荷;
②抗凝治疗时,TAT降低说明治疗有效,血栓复发风险降低;
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血浆TAT显著升高,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④深静脉血栓或是肺栓塞时TAT显著升高。
参考范围
孕早期:0.40-3.65ng/mL
孕中期:1.65-8.61ng/mL
孕晚期:3.16-12.68ng/mL
2.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
a2纤溶酶抑制剂(a2-PI)是抑制纤溶功能的蛋白质,a2-PI与纤溶酶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从而形成PIC。直接反映纤溶酶的生成,可用于纤溶类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其半衰期为6h。
临床意义
①PIC升高,见于早期 DIC和抗纤治疗;
②急性静脉血栓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③PIC过度上升可预示可能存在妊高征及先兆子痫;
④风湿性疾病时PIC升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时PIC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参考范围
孕早期:0.25-1.05μg/mL
孕中期:0.33-2.02μg/mL
孕晚期:0.24-1.54μg/mL3.血栓调节蛋白(TM)
TM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是凝血酶的受体与辅因子,是蛋白C的主要激活物。内皮细胞发生病变或受损时,常引起TM的表达、分泌异常以及释放入血,从而引起TM含量变化,因此TM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其半衰期为9~19h。
临床意义
①TM升高提示血管内皮损伤,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时;
②TM血浆浓度增高,提示蛋白C系统的活化及抗凝能力减弱。
参考范围
孕早期:4.85-8.8TU/mL
孕中期:5.70-9.93TU/mL
孕晚期:5.50-14.24TU/mL
4.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它与微血栓形成,引起器官衰竭有关。不同胎龄孕产妇的tPAI.C水平浓度逐渐升高,tPAI.C水平与t-PA浓度、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是评估两者的直接标志物,是内皮损伤及纤溶活化的指标。可用于辅助诊断静脉血栓和心肌梗塞,判断术后血管内皮系统修复程度,监测溶栓效果。
临床意义
①升高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先兆子痫、肥胖、溶栓治疗时;
②血浆tPAI.C可在剧烈运动、机体应激反应时增高;
③升高则提示内皮损伤及纤溶活化。
参考范围
孕早期:1.75-6.40ng/mL
孕中期:2.91-7.71ng/mL
孕晚期:2.70-10.69ng/mL
02新凝血四项与凝血四项的区别
新凝血四项和凝血四项都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检查项目,区别在于:
①检查项目不同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新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
②临床意义不同
常规的凝血四项在凝血过程的监测中,除非凝血后期消耗了大量纤维蛋白原,结果才可能出现异常,而出现异常时已在疾病进展的中、晚期,多用于出血栓性疾病的诊断;而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则是血栓的降解产物,出现时已为纤溶亢进期,病程远远落后于凝血期,多用于继发性/原发性纤溶的诊断。新凝血四项相比较常规的凝血项目,提早的反应了体内凝血的早期阶段,综合评估血管内皮受损情况、凝血酶、纤溶酶的激活状态,对早期诊断DIC、血栓性疾病及溶栓疗效监测有着重要的价值。
03总结
妊娠本身就是一种高凝状态,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变化,都是孕期检测孕产妇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结合临床,在孕期主要关注血栓调节蛋白(TM)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数值变化,根据TM和TAT的数值判断有无微血栓的形成,从而判断目前应用抗凝药物的量是否合适,为孕产妇提供孕期特定性参考和个体化治疗。
- 上一篇: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有了
- 下一篇:什么样的痣可以用激光点掉?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