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研究背景
全球每年植入约100万个传统起搏器(PM)或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由于右室起搏引起的室间不同步,近30%的患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心力衰竭住院和相关不良临床结局。对于已植入PM或ICD的HFrEF患者,升级为CRT,即在冠状静脉侧后分支植入额外的左室导线是否具有临床获益,目前尚无明确循证依据。由于缺乏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中关于临床硬终点的高质量数据,在过去十年的ESC和ACC/AHA/HRS指南中,关于CRT升级的推荐级别已多次修改(2013年为ⅠB类推荐,2016年为Ⅱb B类推荐,2018年为Ⅱa B类推荐,2023年为ⅠB类推荐),这表明当前需要更强有力的循证依据来填补这一不足。此外,有超过60%计划行CRT升级的手术最终未执行,或被推迟。BUDAPEST CRT Upgrade研究是首个在间断或永久右室起搏的HFrEF患者中,通过评估临床硬终点对比CRT-D升级与单纯ICD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研究设计
BUDAPEST CRT Upgrade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究在已植入PM或ICD的HFrEF患者中,升级CRT-D是否能够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死亡率,以及改善左心室重塑。
该研究纳入已植入PM或ICD治疗至少6个月,年龄≥18岁的患者,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HFrEF(EF≤35%);2)有心衰症状,NYHA Ⅱ~Ⅳa级;3)起搏QRS波宽度≥150 ms;4)右室起搏比例≥20%,且经指南指导药物治疗(GDMT)后。
排除标准包括:1)自身QRS波呈LBBB形态,符合当前指南推荐的CRT植入指征;2)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200 umol/L);3)严重右心室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基底部横径>50 mm);4)严重瓣膜性心脏病;5)3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或行冠脉血运重建。
研究受试者按3∶2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CRT-D升级组或ICD治疗组。对于已植入ICD并被分配至ICD治疗组的患者,临床医生可选择:1)不进行任何操作;或者2)进行CRT-D升级,但关闭CRT功能。研究预估随访12个月。
研究主要复合终点为心力衰竭住院、全因死亡或随访12个月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对比基线减少<15%。次要终点包括1)心力衰竭住院和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2)全因死亡率;3)随访12个月和基线对比LVEDV及LVEF的变化。
图1 BUDAPEST CRT Upgrade研究设计
图2 BUDAPEST CRT Upgrade研究纳入中心及时间进程
研究结果
该研究纳入全球7个国家(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德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和以色列)17家中心共360例患者(CRT-D升级组215人,ICD治疗组145人)。患者平均LVEF为24.8±6.6%,有将近一半患者在纳入前12个月内经历过心衰住院,超过2/3患者在纳入前植入PM。
研究结果采用意向治疗原则进行分析。经过中位12.4个月的随访,与ICD治疗组相比,CRT-D升级组的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更低(32.4% vs. 78.9%; 校正后OR 0.11; 95%CI 0.06~0.19; P<0.001),且CRT-D升级的获益在所有亚组中均存在。
图3 两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在次要复合终点(心力衰竭住院或全因死亡)方面,与ICD治疗组相比CRT-D升级组具有明显优势,经调整的危险比(HR)为0.27(95%CI 0.16~0.47;P<0.001)。次要终点分析,CRT-D升级带来的获益主要源于心衰住院率的减低(校正后HR 0.24; 95%CI 0.13~0.43;P<0.001),在全因死亡率(校正后HR 0.52;95%CI 0.23~1.16;P=0.110)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图4a 两组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心衰住院或全因死亡)发生的Kaplan-Meier曲线
图4b 两组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发生的Kaplan-Meier曲线
图4c 两组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心衰住院)发生的Kaplan-Meier曲线
经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左室形态和功能反应也显示出CRT-D升级组优于ICD治疗组。在随访12个月时,CRT-D升级组较ICD治疗组的LVEDV差异为-39.00 ml(95%CI -51.73~-26.27;P<0.001),LVEF差异为+9.76%(95% CI 7.55~11.98;P<0.001)。
CRT-D升级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ICD治疗组的一半:CRT-D升级组为65/215(30.2%),ICD组为87/145(60.0%)。两组之间手术或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似:CRT-D升级组为25/211(12.3%),ICD治疗组为11/142(7.8%)。与ICD治疗组(21/145,14.5%)相比,CRT-D升级组(1/215,0.5%)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
图5 两组心脏超声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对于右室起搏比例高,宽起搏QRS波的HFrEF患者,与接受ICD治疗相比,进行CRT-D升级能够降低心力衰竭住院、全因死亡和心室逆重构缺失等主要复合终点。此外在1年的随访中,与ICD治疗相比,CRT-D升级并不显著增加手术或器械相关并发症。
Semmelweis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主要研究者Béla Merkely教授表示,研究结果支持在这一患者群体中进行CRT升级。对于带有起搏器或ICD的HFrEF患者,临床实践中应进行严格的随访,对于RV起搏比例高且起搏QRS明显增宽的心衰患者,应立即进行CRT升级,而不应将手术推迟到将来(例如更换电池),以避免或减少进一步的不良事件风险,如死亡、心力衰竭住院或左室重塑。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