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其实我们是要和食欲和平共处,有食欲并不是坏事,说明咱很健康,很正常,看见美味的食物谁都会表现出由衷的喜爱,而不是把食欲和瘦身看做是天敌,在心里左右摇摆,做斗争来为难自己。下面就教给大家几个聪明的控制食欲的好方法。

一、不节食,不让食欲暴涨。
要想控制食欲千万不可硬碰硬,那样你只有输的份了。通常食欲暴涨都是因为食欲长期被我们强制的压抑着,为了快速减掉体重,一天只吃很少很少的东西,甚至还不吃主食。那么此时你的食欲和你的饥饿就会连起手来,向你不停的发出抗议,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不仅仅是发出抗议,而是向你发出警告,身体开始出现不同的问题,还会导致某些方面罢工,比如月经失调,闭经等。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别委屈自己,别让自己饿肚子,别过分的压制自己的食欲。如果我们三餐都处于不饿的状态,那么食欲就没那么旺盛。想想是不是当你饿的时候才什么都想吃,慢脑子都是食物,而饱的时候则看什么东西没什么胃口,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在选择食物时,我们要聪明的选择,选择一些营养多,热量低,利于消化的,三餐规律的吃。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少吃,偶尔想了就吃一些。。
二、吃到7分饱,三餐两点好。
控制好食欲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每餐不要吃到十分饱,这样更利于养生,也不会把胃口撑大,不会越吃越多。我们每餐吃到7、8分饱就好,然后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增加一次餐点的时间,这样经常有食物吃,会让食欲得到很好的满足。
有很多人吃饭习惯吃到撑,尤其是男人,不吃到撑似乎就没感觉饱,直到吃的胃里满满的,都有些不舒服了,才会停下来,不仅不利于消化,使食物堆积,还会导致胃口越来越大,饥渴感也会越来越强,少吃一点或者是晚吃一会都会觉得受不了。很多人出现胃病也正因为此,工作忙碌,难免有时吃饭就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最后造成了胃部疾病。这也是节食最常遇到的问题,节食几天,然后再暴食几顿。
我们要做的是三餐规律吃,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吃,也要准备一点应急的食物,或者是提前准备好,比如早餐,可以前一天晚上准备好,或者是临时热点牛奶加麦片,吃几颗坚果和水果都很方便。上午10点左右喝点酸奶或者是吃点水果,少量的坚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补充营养素,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下一餐的食欲。
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掌握7分饱。当你吃饭吃到可吃可不吃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对面前的食物没有很强的兴趣了,觉得不饿了,就可以停下来,此时就要离开餐桌。
三、改变大量的习惯,大份换小份。
我们的饮食量和食物的分量及餐具的大小都是有直接关系的。有实验证明,两个同样食量的人用两种不同的餐具不同的分量结果吃进去的食物也是不同的,第一个换成了小盘,东西的分量和以往一样多,另外一个则换成了大的餐具,食物的分量也加大了一些,两个人在两个不同的房间同时进餐,结果第一个因为盘子较小,即便是和以往的食物一样多,此时看起来也非常多,所以还没等吃完就有些吃不下去了,第二个虽然没吃完,但总体吃进去的食物却比以往多了很多。
所以我们平时也是一样,在外面吃饭不要追求大量,超市买东西不要选择多送多少克大包装,在家里盘子和碗换成小一些的,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减少食量,控制食欲。

四、减慢吃饭速度,等于减少饮食量。
吃饭快的人总是不知不觉就吃进去了很多食物,等吃完了过了一会才发现自己又吃多了,而慢慢吃饭的人就会觉得碗里的食物很多,吃了半天都吃不完,很快就感觉饱了,所以细嚼慢咽非常重要。另外就是多增加需要咀嚼,需要细嚼慢咽的食物,这样的食物通常比较饱人,也就是说饱足感特别强。
因为咀嚼的过程,一个是在帮助我们消化,减轻胃肠负担,第二是可以把很多有毒的东西进行解毒,三是能够提高你的饱足感。通过咀嚼,给大脑一个反应的时间,也给下面的胃肠一个反应,因为胃肠也能分泌跟食欲有关的激素。你吃的时间足够长,食物从胃排到小肠,小肠吸收后血糖上升,会给大脑一个饱的信号。如果你吃的太快,食物来不及充分吸收,还没给你大脑发出信号,结果一直要到胃里感觉饱胀,你才知道自己饱了,这时,就有些晚了。
五、选择热量少有营养,而非热量大营养少的食物。
吃同样多的东西,饱足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餐吃到2900千焦能量,如果你吃的是蛋糕,只是两、三小块,你可以很容易就吃下去,而且极快,根本无需要怎么咀嚼。而你吃这样的食物通常还会再有吃其他食物的欲望,感觉只是点心,并不会感觉自己吃饱了,同时不利于健康,非常容易发胖。可是如果你将这2900千焦吃的是蔬菜、粗粮杂豆、或者是薯类等,估计根本就吃不完,就已经很饱了,但营养价值却很高,同时非常利于减肥,利于健康。
每个减肥的人都应该认识到这点,并能逐渐的去改善,去做到,明智聪明的选择食物,专心的进食,细致的咀嚼,才能够自然而然的控制食量,控制食欲,那么你的体重自然就会减轻了,身体当然也会随之更健康了。
- 上一篇:瘦身秘诀 怎样才能均衡饮食?
- 下一篇:饮食提醒 几招教你学会看食物标签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